
封面新聞記者 周洪攀 王祥龍
7月4日,綿陽一自媒體博主在網上發布一段“綿陽馬家巷,罕見6兩秤,污蔑其他商家”的視頻。視頻中,一商家用“6兩秤”對商品進行稱售還大言不慚道:“前面幾家都是這么賣的!”
事發后,綿陽涪城區市場監管局和綿陽馬家巷商業聯合會第一時間到達現場處理。目前,綿陽涪城區市場監管局已對涉事商家“撈汁小海鮮超市”進行立案調查;馬家巷商會已給予商家黃牌警告,時間一個月。
綿陽馬家巷作為綿陽的特色街區,小巷里商鋪鱗次櫛比,賣著各色小吃,還有各種小玩意兒,成為游客到綿陽必來的打卡點。馬家巷出現“6兩秤”事件,涉事商家還稱前面幾家都是這么賣的。7月6日,封面新聞記者進行實地走訪,了解城市煙火氣的網紅街如何守護公平交易。
“6兩秤”事件引關注
“臭名聲”讓生意明顯受影響
7月6日上午10時許,記者來到馬家巷,已有三三兩兩游客到這里拍照打卡。小巷里,部分小吃商家也陸續開門,為迎客做準備。涉事的“撈汁小海鮮超市”小吃店,雖然也開了店門,但游客進去的很少。部分游客在門口拍張照“打卡”后,轉身離去。
馬家巷地處綿陽城區中心位置,共計360余米長,巷子里商鋪林立,是目前綿陽城區商業發展人氣街巷。馬家巷片區不僅人氣旺,歷史文化底蘊也較為深厚,孫桐生、吳朝品等名門望族在這里置業居住,修建了孫公館、吳公館等。
今年2月1日,綿陽市對馬家巷進行封閉改造,把馬家巷打造成留住更多游客的品質打卡景點,同時容下更多的文創旅游產品項目來吸引游客。今年5月1日,改造一新的馬家巷重新開街。最終形成綿陽夜間經濟聚集、改善消費條件和創新消費場景的典范區。
“‘缺斤少兩’這件事讓馬家巷的生意受到影響,顧客和以前相比,明顯感覺到少了。”馬家巷賣爆米花的商戶說。改造一新的馬家巷,不僅吸引了綿陽本地的市民,外地游客也到這里來打卡。而這次的“6兩秤”事件,讓以前來過馬家巷的外地游客看到,認為自己以前被坑了。
這位商戶說,“臭名聲”出去了,不僅其自身臭了,也讓馬家巷的商家受到影響。“做生意,誠信最重要。”
“6兩秤”商家遭處理
“缺斤少兩”黃牌貼到了門口
7月4日,綿陽一自媒體博主發布了一段“綿陽馬家巷,罕見6兩秤,污蔑其他商家”的視頻。該視頻拍攝于7月2日晚8時許,視頻中,博主在該店內購買了小吃后,懷疑電子秤有問題,就用500克的標準砝碼進行復秤,結果稱出了800克。
該店“缺斤少兩”被抓現形后,還大言不慚道:“前面幾家都是這么賣的!”該博主在視頻中稱,他在馬家巷復稱了很多家,其余的電子秤都正常,就這家店是“6兩秤”。隨后,在市場監管部門、馬家巷商會的見證下,將“6兩秤”進行了銷毀。
記者從涪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城廂第二監管所了解到,該所已于7月3日對涉事商戶“綿陽市涪城區焰火小吃店”立案調查。7月4日,馬家巷商會在涉事商戶張貼“缺斤少兩被黃牌警告商戶”消費警示。
“黃牌警告標識既是對該商家缺斤少兩行為的懲罰,也是對馬家巷所有商家的警示,同時歡迎廣大市民監督。”馬家巷商會會長周正平說。
“‘6兩秤’事件發生后,我們商會和涪城區市場監管局立即進行協調處置。” 周正平說,5日下午,商會還和涪城區市場監管局,就“6兩秤”事件集中約談馬家巷所有商家,要求所有商家必須誠信經營、安全經營,一旦發現類似事情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頂格處理。
不定期抽查
暫未發現其他電子秤缺斤少兩
馬家巷“6兩秤”事件,給綿陽市區兩級市場監管部門敲響了警鐘。目前,針對該事件暴露出來的問題,市場監管部門已分多組對集貿市場、商超等領域使用的電子秤等計量器具進行突擊執法檢查。
7月6日上午,封面新聞記者隨涪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城廂第二監管所工作人員一起,對馬家巷商業街的電子秤進行抽查。在一家售賣雞爪的小吃店,工作人員檢查了電子秤的檢驗標簽是否完整后,再用計量砝碼進行復秤。在上午抽查的5家店中,未發現其他電子秤出現缺斤少兩情況。
“我們在五一開街前,就對商家的電子秤進行了檢查。”周正平說,他們于5月中旬請綿陽市計量所對馬家巷所有的秤進行了檢定。6月8日,涪城區計量股還在馬家巷5號院門口設置公平秤。“這次事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會不定期進行突擊檢查,共同維護我們自己的聲譽。”
周正平說,對于涉事商家,他們除在店門張貼“缺斤少兩黃牌警告”標識外,還會重點對其進行監管。“現在做生意不容易,我們本著治病救人的原則。一旦再次出現類似問題,只有把他清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