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石小宏
5月23日記者從四川省紅十字會了解到,近日,在成都一家采集造血干細胞醫院里,來自成都一所大學的“90后”研究生小黃,先后兩次為一名身患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中年男性患者捐獻339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據了解,這是我省第609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上世紀90年代末出生在四川的小黃,目前在成都一所大學讀醫學專業的研究生。2021年他在四川讀醫學專業本科時,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了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2023年初,他接到四川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電話,被告知他與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并詢問他愿不愿意捐獻造血干細胞去救助那名患者。聽到這個消息后,小黃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說來也巧,不久前,小黃順利完成了造血干細胞采集,采集醫院恰好是他臨床專科培訓的地點。第一天他采集了268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但采集量未達到造血干細胞移植條件。隨后,經過四川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與小黃及其父母商量溝通,第二天又采集71毫升,合計339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達到移植條件。采集完成后,小黃的造血干細胞被第一時間由專業運送人員送往上海,用于救治一名身患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中年男性患者。
小黃的父親是一名外科醫生,小黃表示,受家庭環境的影響,他從小就希望能成為一名醫務工作者。他說,醫生的天職是救死扶傷,所以在得知配型成功后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小黃的父母也很支持他的決定,捐獻當天專程趕到醫院陪伴。他的父親對四川省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說:“我們全家都學醫,能救一個人,相當于救一個家庭,我和他媽媽都堅定支持兒子去幫助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