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劉敏
為省委省政府及相關部門進一步維護好消費者權益,促進四川消費市場恢復和健康發展,四川省統計局調查中心圍繞當前社會公眾關注的消費熱點,結合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的2023年消費維權年主題“提振消費信心”,開展了2023年四川“3·15”消費者權益日專項調查。
3月14日,四川省統計局發布了《提質升級促消費 增收降負強信心——2023年四川“3·15”消費者權益日專項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居民消費結構在不斷優化升級,不同群體消費感知評價、消費意愿等差異明顯,需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入手,多措并舉提升群眾消費信心、增強消費意愿。
六成受訪者遭廣告虛假宣傳
報告顯示,71.7%的受訪群眾2022年遭遇過不誠信經營或消費不公平,主要是在“網絡團購平臺”、“短視頻帶貨平臺”等消費場所,遇到的問題主要有“廣告虛假宣傳”、“虛假促銷”等。
同時,有28.3%的受訪群眾表示“在2022年的消費中,沒有遇到過不誠信經營或不公平現象”。分城鄉來看,農村受訪群眾表示“沒有遇到過”的比例(32.8%)較城鎮受訪群眾(26.8%)高6個百分點。在受訪群眾遇到過不誠信經營或不公平現象的消費場所中,選擇比例最高的是“網絡團購平臺”,為32.0%;其次是“短視頻帶貨平臺”,為29.4%;第三是“綜合性網上購物商城”,為24.0%。
值得注意的是,在遇到過的不誠信經營或消費不公平問題中,“廣告虛假宣傳”的選擇比例最高,為60.9%;其次是“虛假促銷”,為42.2%;第三是“個人信息泄露”,為39.9%。此外,“誘導交易”、“售賣假冒偽劣產品”的選擇比例也都超過了30%。
遇到不誠信經營或消費不公平問題時,76.3%的受訪群眾采取了維權措施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從采取的維權方式看,選擇比例最高的是“向電商平臺進行申訴”,為41.1%;其次是“找經營者直接協商解決”,為38.6%;第三是“給商品或服務發布差評”,為34.3%。而進一步對采取了措施進行維權的受訪群眾追問其對消費維權的結果是否滿意時,有50.4%的受訪群眾表示滿意。
四成受訪者消費意愿增強
報告顯示,四成受訪群眾表示今年會增加消費,同時表示會減少消費的受訪群眾也超過了三分之一。同時,受訪群眾近期家庭余錢主要用于儲蓄和消費,預期在“教育培訓”、“旅游休閑”、“餐飲美食”等方面增加消費。
調查問及受訪群眾在扣除基本生活花費后,近期(或今年)家庭的余錢主要用于哪些方面時,42.5%的受訪群眾表示“沒有余錢”,其中農村受訪群眾的比例(54.7%)較城鎮受訪群眾(38.3%)高16.4個百分點;其余受訪群眾中選擇“儲蓄”的最多,為33.3%,其次是“消費”,為29.2%。
數據顯示,40.8%的受訪群眾表示與去年相比,今年會增加消費;24.0%的受訪群眾表示將與去年持平;35.2%的受訪群眾表示會減少消費。分城鄉來看,農村受訪群眾表示會減少消費的比例(39.9%)較城鎮受訪群眾(33.7%)高6.2個百分點。分年齡來看,61歲-70歲的受訪群眾表示會增加消費和與去年持平的比例均最高,表示會減少消費的比例最低;46歲-60歲的受訪群眾表示會減少消費的比例最高。
問及受訪群眾今年可能在哪些方面增加消費時,選擇“教育培訓”的比例最多,為35.6%;其次是“旅游休閑”,為34.2%;第三是“餐飲美食”,為31.1%;第四是“醫療”,為30.1%,其余選擇比例均小于30%。
分年齡來看,18歲-30歲的受訪群眾選擇“餐飲美食”、“服飾”、“文化娛樂”的比例明顯高于其他年齡段受訪群眾;31歲-45歲的受訪群眾選擇“教育培訓”的比例最高,且比其他年齡段受訪群眾高20個百分點以上;61歲-70歲的受訪群眾選擇“醫療”、“健身養生保健”、“旅游休閑”和“衛生防護用戶”的比例明顯高于其他年齡段受訪群眾。
■記者觀察
提振消費信心: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此次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對商品和服務消費質量的滿意度還有較大提升空間。目前消費市場形態更加多元和復雜化,不誠信經營或消費不公平現象較多,“廣告虛假宣傳”、“虛假促銷”等問題突出,監管部門需加大監管力度,進一步完善商品服務監督管理體系,尤其是對群眾評價較低的重點行業和領域、反映問題較多的市場經營主體和場所,做好日常監管和整治。
此外,調查中還發現,絕大多數群眾都有了一定的消費維權意識,但相關部門仍需加強消費維權相關知識的宣傳;同時,進一步健全消費者維權機制,提升維權便捷性,提高群眾對維權結果的滿意度,保障好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營造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四川省統計局指出,從促進消費來看,一方面,需要在重點消費領域精準施策,出臺專項方案和政策,采取發放消費券、政策補貼、舉辦主題消費等多種渠道、多種手段、多種形式開展促消費活動,全面釋放消費潛力;另一方面,統籌不同群體的消費發展需求,挖掘消費增長點和新消費熱點,豐富多層次多元化商品和服務供給,以新模式新業態為引領,不斷完善消費保障政策和機制,打造消費多元平臺,滿足多元消費需求。
同時,受訪群眾的消費預期與其對2023年四川經濟發展的信心程度、對收入變化的預期,均呈顯著正相關。此外,受訪群眾認為能提升消費信心、增強消費意愿的措施中,選擇最多的就是“增加就業機會和收入”和“完善全覆蓋的社會保障體系”,“收入水平較低”也是目前影響消費升級的最主要原因。
提振消費信心,最重要的是要加快經濟恢復發展,穩就業、穩物價的同時,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著力提升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讓群眾有能力消費;同時,不斷完善全覆蓋的社會保障體系,解決或降低群眾在養老、醫療、教育等方面的后顧之憂,讓群眾有底氣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