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田程晨
代表名片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鐘承林

今年全國兩會上,長江黃河生態保護是與會代表委員關注焦點之一。對此,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鐘承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的共同承載地,上游各省份還需加強統籌協同,一體化推進生態環境大保護,共建生態屏障。
鐘承林介紹,長江黃河上游省份協同共建生態屏障,既可以解決行政區條塊分割造成的生態系統保護各要素間的割裂,也可以解決單邊修復等問題,有利于維護生態功能區修復保護的系統性、整體性,有利于提高長江黃河上游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穩定性,也有利于促進綠水青山轉為金山銀山,推動上游地區實現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上游各地在生態屏障共建上進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更多局限于具體的區域或者圍繞某項具體的生態環境要素。”鐘承林表示,基于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訴求的回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如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建設缺乏統一標準和規劃目標,生態屏障建設資金來源渠道單一,未形成有效的資金投入合力,毗鄰省份合作機制仍需進一步優化等。
為此,鐘承林建議,“首先要組織開展‘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科考研究。”鐘承林說,要對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地、各省份毗鄰地區等的生態資源、生物多樣性等進行調查、監測和評價,在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全面分析研判生態環境的承載力、綠色發展途徑、重大生態風險等方面問題,提出創新性可行性的解決舉措。
其次,鐘承林建議組織編制“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共建規劃”,統籌布局生態屏障建設重大工程,對各地共建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進行差異化支持。推動長江黃河上游省份綠色低碳發展,可從資源環境、研究開發、市場應用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同時,加強毗鄰省份區域合作,支持相關綠色低碳產業聚集發展、欠發達地區共同富裕。
針對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綜合補償,鐘承林建議出臺相關政策,“如在安排重點生態功能區中央預算內投資時,進一步向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建設地區傾斜,加大對財政困難地方的支持力度等。”
四川作為長江黃河上游重要生態屏障,肩負著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重任。鐘承林表示,四川要始終胸懷“國之大者”,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已作出系列安排部署。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將牢牢守住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的剛性底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四川強基礎、補短板、增后勁,切實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確保巴山蜀水秀美安瀾,一江清水浩蕩東流。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