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攻堅 激發高質量發展新活力

  2月15日,位于長江工業園內的宜賓祥鑫新能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正在抓緊生產。過去一年內,該公司3次拓展產能,以便更好地滿足四川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時代”)需求。

  長江工業園由三江新區和宜賓其他區縣共建共享,落戶長江工業園的動力電池產業鏈核心項目,主要為三江新區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四川時代作配套。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建設、增量共享”原則,重大產業項目招商由三江新區牽頭,企業服務等工作則由區縣牽頭,實行共建共享的合作機制。

  圍繞三江新區動力電池產業集群,宜賓將各區縣都納入“1+N”動力電池綠色閉環全產業鏈生態圈,為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區探路。

  三江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在體制機制、要素配置、區域合作等多方面改革破題,打破市內各縣區產業園“各自為戰”的現狀,統籌各類平臺資源,以三江新區為核心,落地智能終端、動力電池產業鏈龍頭企業,在周邊縣區延鏈補鏈落地配套企業,為省級層面探索實施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打造現代產業集群提供有益探索。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通過改革賦能,三江新區正在激發高質量發展新活力。

  2021年12月9日,宜賓三江中心法務區正式啟動運行,成為繼成都天府中央法務區之后,四川省第二個、川南首個集法律服務、司法審判、法律監督、法治實踐為一體的高能級法律產業集聚區。

  運行一年多來,三江中心法務區使用面積已達1.25萬平方米,已入駐三江新區人民法庭、三江檢察服務中心等16家法務機構,法治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進入新階段。

  開放提升 打造四川南向開放新高地

  左手成都,右手重慶。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總牽引,三江新區提升開放能級,打造四川南向開放新高地。

  2月15日,三江新區首個高鐵站臨港站已封頂,今年底前將投用,屆時成自宜高鐵和渝昆高鐵兩條時速350公里的鐵路將在三江新區交會。高鐵一路向南,直通廣西北部灣和東南亞地區。

  當前,成自宜高鐵建設已進入沖刺階段,預計今年底全線將開通運營;渝昆高鐵川渝段也已全面開工建設,有望在2024年底建成投用,屆時,三江新區將進入成都和重慶“一小時經濟圈”。

  攜手成都,成宜兩地重大項目合作先行示范點和合作平臺——成宜裝備制造產業園主體建筑雛形已現,力爭今年9月完工,產業園的廠房已被一些企業提前預定。

  未來,這里將實現“研發在成都、生產在宜賓”的產業互動模式。“通過嫁接成都宜賓兩地資源,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部署落地見效。”成宜裝備制造產業園相關負責人說。

  牽手重慶,三江新區與重慶兩江新區魚復新城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示范園區、共建汽車零配件協同配套基地。該基地一期規劃占地面積441畝,建設7棟單體建筑,建筑總面積約16萬平方米,目前已有11家企業入駐園區。

  大開放呼喚大平臺,位于三江新區內的宜賓港、宜賓綜合保稅區等開放合作平臺發展迅猛。

  與三江新區同時誕生的宜賓綜合保稅區連續上臺階:2021年進出口額達36.4億元,2022年突破100億元,在全國168個綜合保稅區中排名上升21位。

  “2023年,宜賓綜合保稅區進出口額力爭突破130億元,挺進全國綜保區80強。”宜賓綜合保稅區管委會副主任王紹松說,今年將力爭開行宜賓-歐洲、宜賓-老撾國際班列,高水平推動宜賓國際物流園建設等,助力三江新區打造四川南向開放合作先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