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落網

  “騙貸團伙”浮出水面

  警方抓獲28人追回130萬

  專案組立即偵查鎖定這名咨詢人員,并對案情進行梳理,一個以李某為首的犯罪團伙逐步浮出水面——他們采取“四處散網”的方式,找人假冒公職人員申請信用貸款,已從雅安、涼山、簡陽等多地銀行騙得貸款200余萬元。

  偵查資料顯示,李某組織人員以貸款后分贓等方式,通過多種途徑尋找“合作人”冒充當地公職人員,向銀行提供信息資料,實現騙貸。讓銀行工作人員震驚的是,李某一群人落網時,已分別向簡陽、邛崍、雅安、西昌、達州等地某銀行提交了100多人申請信用貸款的假資料。

  “這一百多人的資料大部分已經通過審核,如果再晚一周的話,銀行就會放款,他們就會騙到上千萬的貸款。”民警說,李某等人的聊天記錄顯示,他們還定下年終目標:一人掙一百多萬。

  雅安雨城警方的迅速出擊,中止了他們的詐騙行為,也讓銀行避免了更多的損失。“他們之前這種類型的貸款線上審核就可以了,我們介入后,銀行發現漏洞就改變了審核方式,要求在系統審核的基礎上,必須進行人工審核。”

  2021年7月起,專案組趕往成都、萬源、廣元、西昌、宜賓等地開展抓捕行動,先后抓獲28名涉案人員,查扣100余部用于作案的手機,以及電腦三臺、電話卡若干、POS機多臺,對該團伙實現“全鏈條”打擊。

  “人抓獲到位,錢也要最大限度追回。”民警介紹,詐騙錢財案追贓挽損要快。為此,專案組民警抓人與追贓并舉,追回騙貸資金130余萬元,并及時返還被騙銀行。

 ↑嫌疑人被擋獲 ↑嫌疑人被擋獲

  ③騙貸

  騙貸成功后層層分贓

  有的“貸款人”僅獲十斤白酒

  在辦案民警看來,李某等人的詐騙方式堪稱“粗糙”,卻屢屢得逞。

  “一開始,銀行針對公職人員放貸,僅僅需要姓名、身份證號、公積金流水等信息,采用線上審核的方式即可。”民警向紅星新聞記者介紹,李某等人就針對這個規則漏洞動起了歪腦筋。“他們隨機去找征信較好、位于偏遠山區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利用其姓名和身份證號碼,偽造公積金繳納流水,然后通過手機申請貸款,完成線上審核,最終完成貸款。”

  “除了貸款人的姓名和身份證信息是真的,其余全都假的。”民警介紹,哪怕沒文化,只要沒有貸過款,沒有辦過信用卡,“征信純潔得像一張白紙的人”,都是李某等人網上申請貸款的首選目標,一般每個貸款人能貸10-20萬左右,但每一層都會提走不同的金額。層層而下,到了貸款人手里,多則剩下7萬元,少則剩下幾百元,有的人甚至一分錢都拿不到。

  民警介紹,有個50多歲的人被騙到成都完成貸款后,李某團伙將已發放的貸款私分,以“未貸款成功”為由欺騙這名貸款人,僅僅給了對方十斤散裝白酒作為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