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于婷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近年來,四川厲行法治,將治蜀興川各項事業納入法治化軌道,推進全面依法治省,為推動新時代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提供了堅實法治保障。什么是法治政府?法治政府建設的目標是什么?具體怎樣推進建設?10月19日,四川省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劉志誠走進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在線訪談直播間,對這些問題進行了“云解答”。

  “法者,治之端也。有法律不等于就是法治國家或法治社會,重要的是政府是否能夠依法治理和管理國家,法治觀念是否深入人心,這就要求有一套成熟完備的法治體系和法律制度。”劉志誠表示,行政權力的運用密切關系著社會公共利益和廣大人民的福祉。因此,法治政府是法治國家、法治社會的基礎,建設法治政府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中之重。

  建設法治政府,需要先明確建設目標。2021年,《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提出要全面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智能高效、廉潔誠信、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這是在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實踐中,對法治政府提出的新的建設目標要求,為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指明了方向。

  “首先,就是要堅持黨的領導,認真履行黨政主要負責人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把法治政府建設擺到工作全局更加突出的位置,納入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部署、同推進、同督促、同考核、同獎懲。”明確了法治政府的概念和目標,對于法治政府的建設路徑,劉志誠也有自己的看法。“此外,還需要壓實主體責任,加大法治政府建設統籌推進力度,完善法治政府建設指標體系,強化法治督察考評,提高針對性精準性。”具體到四川而言,劉志誠認為建設法治政府,需要全面總結推廣依法治縣“1+8”示范試點經驗做法,著力推動解決地方立法質量不高、合法性審查不嚴、法治與業務結合不緊等法治建設領域8個具體問題,扎實抓好依法行政“法治賬圖”提質擴面,推動業務與法治深度融合。深入開展法治政府示范創建,大力培育先進典型,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此外,在四川加強法治政府建設,還需要加強政府法治工作隊伍和機構建設。加強政府立法、備案審查、行政復議應訴、行政執法監督、行政裁決工作人員的培養和儲備工作,有計劃組織開展專題培訓,建設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的專門的法治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