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楊瀾
9月10日是教師節,封面新聞記者獲悉,為加強對基層教師隊伍的支持,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通過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租賃補貼等多種方式,切實解決青年教師、鄉村教師住房困難問題。
籌集房源
發放補貼4816戶
記者獲悉,截至2022年6月,四川共累計向符合條件的青年教師、鄉村教師提供公租房8.7萬余套,發放租賃補貼4816戶。
此外,多措并舉建設籌集公租房62.9萬套,把青年教師、鄉村教師作為定向保障對象,為加強對基層教師隊伍的支持發揮了重要作用。
完善住房保障體系
滿足多樣性住房需求
近年來,四川面向學校等用人單位定向配租公租房,充分發揮了用人單位的管理職能作用,切實解決了教師等新市民、青年人群體事業起步期的住房困難問題。
截至目前,在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方面,四川已籌集10萬套(間)。相對于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面積更大,裝修條件更好,配套更完善,入住門檻更低,受到青年教師、鄉村教師等新市民、青年人的普遍歡迎。
同時,部分公租房也可以定向用做教師周轉房。記者了解到,這類房源包含獨立廚房、衛生間,配備基本生活設施,滿足拎包入住要求。如自貢市共籌集了2680套,涉及74個學校,累計保障3124名教師。瀘州市籌集2560套,涉及106個鄉鎮學校,現已分配2300余套,保障教師約2500人。巴中市有1997名青年教師、鄉村教師通過教師周轉房解決了住房困難。
加強信息化建設
優化審批流程
為幫助教師實現申請“足不出戶”,四川將持續優化“川渝安居”平臺,方便基層教師對政策“一點即查”。
同時打通“蜀安居”平臺通道,大力推行申請告知承諾制,推動信息互聯互通、信息共享,讓數據跑路,教師申請足不出戶,通過手機“一點即辦”,讓平時工作繁忙的基層教師深刻感受到減證便民的改革紅利。
下一步,四川還將繼續立足青年教師、鄉村教師產權型住房需求,因地制宜推進共有產權住房建設。特別是結合房地產市場實際,推動庫存商品住房轉化為共有產權住房,降低他們的購房門檻,加快實現產權住房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