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茍春
9月5日早上8點,在天府機場站內,新建鐵路成都至自貢線天府機場站站后工程(以下簡稱“站后工程”)施工班組全體人員準時開起了班前會。會上,每個班組長交代工作任務,并提醒著安全注意事項。會后,大家便有序投入了工作之中。
據了解,站后工程位于天府國際機場T1/T2航站樓、停車樓間GTC換乘中心地下。包含二次建筑結構、裝飾裝修、靜態標識、電力、暖通空調、給排水及消防、設備安裝等工程施工內容。
項目經理高萬旭告訴記者,9月1日,接到成都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通知后,項目部就召開主要管理人員會議,決定兩點一線不停工,在做好疫情防護的同時保安全、抓進度、重質量,為保障成自宜鐵路2023年底通車創造有利條件。

成自宜高鐵示意圖
既有站施工
高品質為基本要求
據了解,站后工程屬于既有站施工,位于天府國際機場綜合交通換乘中心(GTC換乘內容:天府機場、成自鐵路、S13號線、18號線、空港大道),其中天府機場、地鐵18號線已開通運營。高萬旭介紹,該工程建設以地下站為主,給排水、電力、通信等十一項專業工作。室內裝修建筑材料、安裝設備、管道(線)施工工程量大,數千種材料類別,施工工序復雜,相互施作干擾大,同步施工協調工作量多。
而面對管道安裝難的問題,高萬旭說,天府機場站作為成都東進的門戶,代表國際一流的綜合交通換乘中心,高品質已成為基本要求,因此團隊根據結構平面和空間布置較為復雜的特點,制定了詳細的施工組織設計,科學合理地布置施工作業面,盡量較少交叉作業工序數量,確保各分部分項工程有序推進。
同時,運用BIM技術,實現三維模擬施工,建立建筑物和設施的空間模型和數據信息,通過碰撞檢查、管綜調整、施工模擬,提前發現問題降低各結構層、區域的施工干擾,避免返工。

作業人員進行剪刀式升降平臺就位
兩點一線
疫情防控下保建設
9月1日,在接到成都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的通知后,項目部就召開主要管理人員會議,會議決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要求下,兩點一線不停工。全體在崗管理人員47人、在場作業人員89人每天八點上班,施工時長8小時,在現有物資儲備情況下調整疫情期間施工內容,保持安全作業距離,防疫情同時保安全、抓進度、重質量,全力保障成自宜鐵路順利通車。
高萬旭說,在全力以赴搞建設的同時他們也做好了疫情防控的準備,疫情防控物資由項目物資部門統一購買儲備,口罩、消毒水、體溫槍、體溫計、防護手套等防疫物資需足額儲備一個月用量。“我們要求所有人員進出佩戴口罩、勤消毒、進場主動提供健康碼;辦公區、生產區、生活區保持空氣流通,每日兩次消殺。并暫不接收新外來人員進場,所有管理人員及作業人員前往施工現場專車接送,兩點一線。采用送餐制、分餐制進行人員用餐管理。”
在全體在崗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截至目前,該項目二次結構開累完成比例56.89%,抗震支吊架開累完成比例84.79%,給排水系統管線敷設開累完成比例75%,壓力排水系統管線敷設開累完成比例96%,自動噴淋系統管線敷設開累完成比例76.25%,風管安裝開累完成比例81.6%。

作業人員進行冷凍管焊接
精心組織
確保成自宜高鐵順利通車
高萬旭介紹,為確保成自宜高鐵順利通車,站后工程以竣工日期為節點倒排工期,細化各分部工程所需資源配置;提前與屬地政府、機場集團取得溝通,為快速進場做好基礎準備,并積極主動聯系站前、站后相關單位,建立互動機制,為工作面移交、工作界面劃分、接口工程管理奠定良好內外部建設環境。“同時,我們還在創新增效、節能減排等方面作出努力,采用新型智慧化工地管理平臺、3D打印、人員定位管理、AI違章抓拍、電動叉車、‘房車式’員工宿舍等新型技術手段,助力項目安全零事故、環保零投訴。”
據了解,成自宜鐵路正線北起成都東站,經成都天府站,天府機場站、資陽西、資中西、威遠,終點接擬建川南城際鐵路自貢東站,通過川南城際自貢至宜賓段接規劃渝昆鐵路,共同構成成都與昆明間的快速客運通道。
成自宜高鐵是成渝經濟區城際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成渝間第二快速客運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滿足了沿線地區間城際客運交流,縮短了地區間的時空距離,是沿線居民出行的便捷客運通道。線路全長176公里。
同時,成自宜高鐵將在宜賓接渝昆高鐵,成為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京昆通道的組成部分。兩條線全部建成后,成都至昆明將形成全程時速350公里的高鐵線。屆時旅客從成都出發,沿成自宜高鐵、渝昆高鐵行駛,3小時內便可抵達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