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張庭銘

  9月5日12點52分,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震源深度16 公里。

  9月5日23點16分,記者從省應急管理廳獲悉,經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根據《四川省地震應急預案(試行)》相關規定,四川省抗震救災指揮部決定將省級地震二級應急響應提升為省級地震一級應急響應。四川省級層面地震應急響應分為幾級?啟動后省級地震一級應急響應如何組織指揮?

  四川省省級層面響應分為幾級?

  由高到低分為一級、二級、三級

  據悉,根據《四川省地震應急預案(試行)》,四川省級層面地震應急響應分級由高到低分為一級、二級、三級。

  根據《四川省地震應急預案(試行)》發生下列情況之一,啟動省級地震一級應急響應:

 ?。?)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蹤)的地震。

 ?。?)人口密集地區發生7級以上地震,或其他地區發生7.5級以上地震。

  (3)發生社會關注度特別高、危害特別大的地震。

  一級響應由省抗震救災指揮部提出啟動建議,報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同意。啟動后按程序向社會公布。

  發生下列情況之一,啟動省級地震二級應急響應:

  (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的地震。

 ?。?)人口密集地區發生6.0—6.9級地震,或其他地區發生6.5—7.4級地震。

 ?。?)發生社會關注度高、危害大的地震。

  二級響應由省抗震辦提出啟動建議,報指揮長同意,并向省委、省政府報告。啟動后按程序向社會公布。

  發生下列情況之一,啟動省級地震三級應急響應:

 ?。?)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的地震。

 ?。?)人口密集地區發生5.0—5.9級地震,或其他地區發生5.5—6.4級地震。

  (3)發生社會關注度較高、危害較大的地震。

 ?。?)發生災情明顯涉及兩個及以上市(州)、或超出事發地市(州)應對能力的地震。

  三級響應由市(州)提出請求,或省抗震辦提出啟動建議,報省抗震救災指揮部指揮長同意。 啟動后按程序向社會公布。

  《四川省地震應急預案(試行)》還規定,省級層面根據地震災情,綜合研判確定是否啟動響應和響應級別。各地可以結合歷史經驗和工作要求,科學設置本級響應級別和啟動條件,應原則上滿足逐級提升響應、分級承擔任務的總體要求。

  啟動應急響應后,如果發現響應級別與實際災情明顯不符,由省抗震辦提出調整響應級別的建議,啟動應急響應機構宣布調整響應級別,避免響應不足或響應過度。

  啟動省級地震一級應急響應后如何組織指揮?

  成立省指揮部,由省長任總指揮

  根據《四川省地震應急預案(試行)》,在省委領導下,省政府實施以省抗震救災指揮部為基礎的擴大響應,成立“四川省××·××(日期) ××(地名)地震抗震救災指揮部(以下簡稱省指揮部) ” ,下設若干工作組,由省長任總指揮,省政府和駐川解放軍、武警部隊有關領導等任副總指揮并兼任有關工作組組長,有關省直部門、人民團體、中央在川單位(企業) 和受災市(州) 、縣(市、區)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副組長或成員。

  按照《四川省地震應急預案(試行)》,省指揮部主要有以下工作:

 ?。?)省指揮部及時向黨中央、國務院及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委報告震情、災情和抗震救災工作進展情況。 按照上級領導指示批示要求,統一組織開展抗震救災工作;視情請求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委和鄰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給予援助。

 ?。?)總指揮組織指揮全省抗震救災工作,震后第一時間在應急廳召開省指揮部會議,各成員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前往應急廳參加指揮部會議。會議宣布啟動一級響應決定,了解災情、社情和救災需求,組織、協調搶險救援力量,指導省減災委員會啟動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響應。

  (3)總指揮靠前指揮,必要時在災區發表廣播電視動員講話。應急廳牽頭搭建現場指揮場所,實時組織抗震救災工作;并視情派出多個工作組分赴重點受災區域現場督導。

  (4)各成員單位迅速組織力量對本系統本行業開展災情排查和救援救災并及時上報有關情況,在應急響應期間加強值班值守。

  (5)省地震局立即組織開展會商研判,及時通報震情趨勢會商意見;組織力量對災區加強監測,及時通報地震數據。

 ?。?)省指揮部在應急廳組建省指揮部后方協調中心,由1名副總指揮牽頭負責。 各成員單位派負責同志到應急廳指揮中心集中辦公,負責協調、處理本單位相關工作。

 ?。?)省指揮部各工作組迅速到位,牽頭單位組織相關成員按職責全力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8)省指揮部對外發布啟動一級響應決定,組織編寫抗震救災工作簡報,及時發布相關信息;震后4小時內召開第一次新聞發布會并持續動態召開,向社會公布有關震情、災情和抗震救災工作進展。有關工作組和成員單位組織、協調媒體做好抗震救災工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