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陳婷
近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省政協辦公廳印發了《2022年協商計劃》,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那么,四川省的2022年協商計劃主要有哪些內容?這些內容是怎么確定的,又將如何實施?記者采訪了四川省政協有關負責人。
共同富裕、低碳發展、“雙減”、適老化進入協商議題
相較于2019年-2021年的協商計劃,四川省2022年協商計劃在數量上穩中有增。
四川省《2022年協商計劃》共有23個議題,其中21個是已經明確題目的協商議題、1個明確為從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征集的提案中選取10件左右重點提案開展提案辦理協商,1個為便于臨時增補的機動選題。
已明確題目的21個協商議題中,涉及穩增長和高質量發展方面的12個,涉及民生改善和疫情防控等方面6個,涉及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3個。開放發展和共同富裕、常態化疫情防控、農村片區發展新引擎、數字經濟、優化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教育“雙減”政策落實情況、城市公共交通適老化改造等熱詞,紛紛進入協商議題。
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四川省委關于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推動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定》,推動四川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自然成為協商計劃的重要內容。加快建設全國優質清潔能源基地和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大力推動長江黃河上游生態保護修復和高質量發展、推進水風光多能互補一體化發展、規模化開發利用天然氣(頁巖氣)等清潔能源等內容,都被納入了協商計劃。
作為擁有眾多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大省,省委、省政府、省政協也將一如既往地關心幫助民族地區。2022年,四川省將圍繞大力推動民族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推進享受少數民族待遇縣高質量發展等展開協商。
針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協商計劃安排了兩個議題,一是全面提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動“一干多支、五區協同”縱深發展,二是強化川渝協同建設世界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的兩次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把主題留給了“做好農村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培育片區發展新引擎”和“大力推動長江黃河上游生態保護修復和高質量發展”,而兩個民主監督協商活動,則將圍繞我省教育“雙減”政策落實情況、加快城市公共交通適老化改造展開。
協商計劃是怎么制定出來的?
作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和省委重要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方案之一,制定年度協商計劃,是四川人民民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省委、省政府、省政協高度重視,社會各界廣泛參與。
從2021年10月下旬開始,省政協辦公廳向各民主黨派省委、省工商聯、各市(州)政協、省政協各專門委員會、省直有關部門和部分政協委員書面征集協商建議議題,共征集到195個議題。
去年11月中旬,省委辦公廳牽頭,會同省政府辦公廳、省政協辦公廳召開座談會專題研究協商議題。做好農村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培育片區發展新引擎、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加快創建若爾蓋國家公園、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加強基層衛生健康工作等5個議題,就是省委辦公廳在協商討論中提出來的。
省政府辦公廳也提出了兩個協商議題,分別是推動長江黃河上游生態保護修復和高質量發展、高質量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
記者獲悉,在協商議題的遴選過程中,省委、省政府、省政協主要領導也都分別“點題”。
“《2022年協商計劃》的形成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各方充分協商的過程,是人民政協參與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具體實踐。”四川省政協秘書長蘭開馳說。
將加強對協商計劃實施情況的督查督辦
《2022年協商計劃》對協商實施的形式、時間、責任單位、參加人員、活動開展以及協商成果的報送等作出了明確要求。
對于協商成果的轉化和反饋,該計劃還規定了時限要求,比如:對于全體會議、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和民主監督成果,將及時轉省直有關部門(單位)辦理,承辦單位自接件日起30個工作日內要將意見建議采納情況反饋省政協辦公廳。
《2022年協商計劃》是中共四川省委辦公廳2022年印發的1號文件。該計劃要求,凡涉及有關協商議題的部門(單位)要將此項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點,堅持深入調研加強協商互動、提高協商質量。參加協商的省直部門(單位)同志和省政協委員要圍繞協商議題,以多種形式扎實開展調查研究,切實掌握實際情況和群眾呼聲愿望,真正把問題找準、把原因厘清、把建議提實,夯實開展協商的基礎。要把發言、提問、回應、討論作為重要環節和方式,貫穿協商全過程,既反映多數人的共同意愿,又照顧少數人的合理要求。
據悉,今年,協商計劃實施情況將在省四套班子秘書長聯席會議上通報。四川省將嚴格目標考核,加強督查督辦,確保協商計劃有序推進、高質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