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犯罪團伙已經制作好的假冒名酒堆放在一起▲該犯罪團伙已經制作好的假冒名酒堆放在一起

  一個8人制假售假團伙,在民房中偽造茅臺、五糧液、國窖1573、青花郎等7種名酒共計3400余件20000余瓶,銷往安徽、河南、重慶等13省(區、市),涉案金額逾3000萬元……歷時8個月偵辦,近日,儀隴縣警方破獲這起特大制售假酒案并移送起訴。

  為追逐暴利入歧途邀請親友們一起制售假酒

  唐某,南充市嘉陵區人,初中畢業后的20多年里,先后從事過水產品零售、家具加工、漆匠、建筑、機修等工作,但沒有一個職業讓他干得長久。

  2011年,他帶著發家致富的夢想干起了名酒包裝回收工作,一干就是8年。8年里,他從中獲取了豐厚的利益,但仍舊沒有達到他理想的收益目標,一顆追求暴富的心始終在蠢蠢欲動。其實,長期從事名酒包裝回收的他深諳制作假酒之道,在從事名酒包裝回收工作期間,他經常利用閑暇時間從網上搜羅假酒制作方法,通過深入“鉆研”,很快掌握了勾兌各類名牌假酒的方法。最終,在高額利潤誘惑下,唐某走入了制售假酒歧途。

  起初,由于害怕被公安機關查處,制售假酒工作一直由唐某和妻子何某二人秘密進行,產銷量也進行了嚴格控制。但是,隨著網上銷路的拓展,假酒訂單量與日俱增,唐某夫妻二人制售的產量已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賺足“第一桶金”的他們利益熏心,開始打破自己劃定的界限。為了提高假酒產量進而獲取更多財富,唐某夫妻二人陸續邀親友何某某、李某、江某,孫某等人入伙。唐某安排他們各自負責制售鏈條上的一環工作,在唐某的教授下,他們很快掌握了各自環節的技術要領,一個組織嚴密、分工明確的“親友式”制假售假團隊迅速形成。

  該團伙肆無忌憚地高價收購名酒包裝,大批量采購制假原料,在短短幾個月內,月產量由剛開始的幾十瓶陡然增長至上千瓶,利潤如潮涌一般進入囊中。殊不知,他們的“末日”正在加速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