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住船山區梭子街的羅女士因一套老房子的歸屬問題煩心不已:“如果房產最終不歸她所有,她將面臨無家可歸的窘境。”事情究竟為何而起,一起來看。

  11月19日,在船山區凱旋路辦事處凱下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發生了一場爭執。爭執的一方為羅女士,另一方為羅女士婆婆的大女兒,雙方爭論的焦點是羅女士婆婆名下老房子的歸屬問題。“她們爭論的焦點是一方擔心財產分配后,對方不贍養老人,另一方擔心自己盡了贍養義務,最后卻得不到房產。”船山區司法局凱旋路司法所司法助理員秦紅蓮說到。

  時間回到2008年,羅女士的公公去世,留下了位于梭子街的一處房產,由老人的大兒子管理。不久,大兒子準備搬遷新家,就與其他弟妹達成口頭商議,將老房子過戶給最小的弟弟,也就是羅女士的丈夫,但前提是弟弟一家要照顧老人直至百年之后。羅女士一家同意了這個要求,于是搬到老房子和婆婆一起居住。羅女士說:“贍養老母親到百年,我是愿意的。”

  直到2014年,房產沒有過戶到自家名下,羅女士就催促丈夫盡早辦理。但羅女士的丈夫性格執拗,兩人為此爭吵不斷,加之丈夫時常酗酒,兩人的婚姻也走向了破裂。“房子沒有著落,自己沒有安全感,和丈夫說起這些事,丈夫覺得自己把他的哥哥姐姐想得太復雜了。”羅女士告訴記者,丈夫長期喝酒不在家,雖然離婚了,但后來丈夫生病,也是羅女士在家里照顧他。

  雖然羅女士和丈夫離婚了,但離婚不離家,照顧婆婆的事情依然落在她的肩上。2018年,羅女士的丈夫病情惡化去世,留下了這個懸而未決的“難題”。

  今年11月,羅女士又因房產問題再次和婆婆的兒女們起了爭執。為盡快解決這個問題,羅女士選擇報警尋求幫助。警方詳細了解雙方的訴求后,與轄區司法所、社區調解中心一起進行了多次調解。“其實羅女士婆婆的兒女們愿意將房子過戶給婆婆的孫女,但希望在老人百年后再過戶。”船山區公安局凱旋路派出所民警張江說。

  最終,經過協商,羅女士與婆婆的兒女們簽訂了社區調解書,房產的歸屬問題有了著落。“雖然離婚了,但羅女士依然照顧著婆婆,婆婆對羅女士的這份孝心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現在,羅女士婆婆的兒女們都同意放棄房子的繼承權,羅女士婆婆也立下了遺囑,在百年后將自己名下房子贈送給孫女,這個家庭恢復了往日的和諧。”張江說。

  (全媒體記者 吳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