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王成棟

  “您再去別家看看吧,我這個價不會變的。”10月13日,面對前來求購的客商,樂山五通橋區臨江鎮明明澤瀉專合社負責人鄧宇梟開始“擺譜”。

  鄧宇梟“擺譜”的原因,是他手里的上千畝澤瀉稱得上“奇貨可居”。距離澤瀉收獲還有兩個多月,但是鄧宇梟每天都要接待兩三波商販。而且,開出的價格,一家高過一家。

  感到手里中藥材“奇貨可居”的,不只有鄧宇梟。記者走訪多地發現,烏梅、麥冬、陳皮、川芎等四川種植面積和產量均位居全國前列的中藥材,眼下均面臨不同程度的貨源緊張。那么,中藥材市場怎么了?市場變化之下,農戶又該如何抉擇?

  火熱的市場

  澤瀉漲幅200%、烏梅等漲幅葉超100%,“川藥”身價迭創新高

  “來川找相宜(放眼:便宜),結果價格還是這么高?!?0月13日下午,面對“肉疼”的成交價,重慶商人邵照還是在川芎的采購合約上簽字蓋章。

  邵照之所以想來四川碰運氣,與四川在全國中藥材產業版圖中地位有關。作為重要的中藥材生產基地,全川累計有中藥材資源有5000多種,常用的中藥品種占有量全國第一,道地藥材種類數量也是全國第一。去年,全省各類中藥材種植面積400余萬畝,產量約200萬噸。

  但是,眼下中藥材生產基地的中藥材不再便宜了。邵照介紹,已簽約的貨源,是國慶前鎖定的。而只過了一個國慶假期,川內頂級川芎價格從9月下旬的24元/斤就漲到了28元/斤,漲幅超過15%。而他仍然愿意簽字,是因為此前接觸的貨源,都已經被同行一掃而空。換言之,再不下手,有可能要以更高的價格成交。

  市場的火熱,價格的變化最為直觀。一馬當先者,正是一半以上產能集中在四川的澤瀉。從年初至9月底,其身價漲幅超過200%,售價達到19元/斤。而把目光擴大,產能集中在四川的川產中藥材同樣“漲”聲一片。市場監測顯示,烏梅、陳皮、麥冬、川芎等四川種植面和產量均位居全國前列的中藥材,價格漲幅均超過100%。

  “很多價格都創下最高記錄。”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中藥材價格迎來普漲。至今年,更是跌創歷史新高。

  漲價的動力

  抗擊新冠顯身手、中成藥大規模集體采購到來……市場利好源源不斷

  平均每分鐘接待一通咨詢電話,單日簽約金額上億元……10月8日,國慶假期剛過,總部位于成都的國內最大中藥材線上交易平臺中藥材天地網客服部門就忙的不可開交。

  價格居高不下,交易熱火朝天。中藥材市場怎么?

  “產業的風口來了?!?省農業農村特色產業處相關負責人想了想,又說,“是政策風口來了?!鼻笆鲐撠熑丝磥恚斚聼峄鸪斓闹兴幉氖袌龀梢蛉缦拢盒鹿诜窝滓咔槠陂g形成的中藥推廣效應、中醫和中藥政策利好不斷。

  先看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推廣效應。去年至今,國內多地新冠疫情防控中,中醫中藥均多次大顯身手。“這讓中藥被市場的接受度和受歡迎程度不斷增加。”巴中中醫藥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坦言,從事相關領域工作數十年,過去一年多是“自己最忙的時候”。原因,是社會各界,包括醫藥市場的主動接洽越來越多。

  再看政策利好。進入9月底,全國各省市的中成藥集體采購期陸續開啟。在這場被稱為“史上最大規模”的中成藥集體采購中,74款中成藥名列其中。就在9月25日,湖北省宣布,將與18個省市攜手委派代表組成中成藥省際聯盟集采領導小組辦公室,并發布了《中成藥省際聯盟集中帶量采購公告(第1號)》。而稍早之前,廣東等省市明確,將更多的中醫診療項目納入醫保范圍,不斷實現中西醫并重同治同價。

  “現在中成藥和飲品訂單都排到明年下半年去了?!背啥寄持谐伤幧a企業法人劉龍?。ɑ┩嘎叮诂F行的醫藥集中采購的規則下,參與企業必須具備一定的貨源(含現貨)的生產廠商才能在競爭中勝出。由此,提前儲備藥材、備足貨源,是廠商們不約而同的選擇。由此,自然增加了市場對于中藥材的需求?!皾蔀a為主要原材料的飲品和中成藥進入了采購范圍,價格漲得就更快?!眲埧√寡裕巯乱苍谒奶帯罢邑浽础?。

  冷靜的提醒

  市場供需仍大致平衡,川藥大規模擴產或許要求穩

  “過幾天就整地?!奔幢闾锢锏臐蔀a等中藥材還沒采收,樂山夾江縣夾江縣黃土鎮紅光村村姑中藥材專合社理事長王建成已經打定主意:來年把自家的中藥材種植面積擴大一倍。

  王建成看來,兩年后每畝可收獲澤瀉200公斤,畝產值上萬元,比種其他經濟作物劃算得多。

  持有類似看法的,還有不少基層干部?!斑@是個促農增收的好時機。”廣元旺蒼縣高陽鎮雙午村村支書趙永朗認為,抓住眼下火熱的行情擴大種植面積,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而在綿陽和成都不少以中藥材為特色產業的鎮村,都已開始布局擴面增產。

  但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市場越是火熱,種植戶們越需要保持冷靜。

  “到底是產業的風口還是潛藏的危險?””中藥材天地網相關負責人解釋,自己之所以如此發問,是川產中藥材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統計顯示,從去年到今年,川產中藥(川芎、烏梅、麥冬)的面積和產量呈現穩中有升的態勢。在全國范圍內,中藥材“穩產增產”同樣是行業發展趨勢的關鍵詞。

  也正是如此,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特色產業處相關負責認為,面對中藥材市場的一片“漲聲”,各地干部群眾仍要精準冷靜的預判市場走勢

  呼吁“冷靜”的基礎有二:眼下漲幅較高的川產中藥材品種中,多年生種類占據了大部分。即便是眼下擴種,收成也要在兩三年以后,屆時的市場如何無法保證;與其他大宗鮮活農產品不同,絕大部分中藥材在經過一定加工后可存儲數年。因此,一時的價格漲跌或者短暫的面積產量變化,都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市場的長遠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