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動力:新興產業成穩增長重要“武器”

  數字呈現出的速度快慢,只是表象,影響快慢的因素,更值得關注和分析。

  從近年來的數據看,宜賓的經濟社會發展呈現不斷追趕上揚的態勢。2021年宜賓市政府工作報告中,鎖定了“十四五”的幾個“小目標”,其中一個就是要確保2021年全市GDP突破3000億元,建成全省經濟副中心。

  四川在線記者了解到,除了被人熟知的白酒傳統產業外,從無到有的新興產業,是宜賓打造的“秘密武器”。

  “近年來,宜賓一直大力實施‘產業發展雙輪驅動’戰略和科教興市戰略,引進了包括極米、寧德時代、凱翼汽車等在內的一大批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等新興行業企業。”在宜賓市相關負責人看來,今年是“開花結果”的年份,許多大項目紛紛投產,拉動了宜賓經濟快速發展。

(宜賓三江新區供圖)(宜賓三江新區供圖)

  在沖破3000億元大關后,綿陽仍舊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尤其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和高技術產業企業保持較快增長。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增長36.3%,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速高10.4個百分點。

  服務業的逐步恢復,是許多市州上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源。四川在線記者梳理發現,有近一半的市州,第三產業增速超過了全省平均水平,包括素來以制造業見長的德陽。

  數據顯示,上半年,德陽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43.1%,比去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52.9%。

德陽新地標 城市之肺——柳梢堰濕地公園(郝飛 攝)德陽新地標 城市之肺——柳梢堰濕地公園(郝飛 攝)

  “去年德陽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1+9’系列文件,強勢推進服務業發展。”在德陽市相關負責人看來,服務業的加速發展,將不斷增強德陽經濟發展的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