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馳秘訣
江油市得名于“江水所由”,意思是“江水由此經過”,但塑造今日江油的,卻是穿境而過的鐵路,而且是兩條。
兩條通車時間相隔近60年的鐵路,并行穿越江油全境。一條是通行于1958年的寶成鐵路,它賦予江油以“陽剛”,帶來了原長城鋼鐵廠等“三線建設”項目,使得江油與攀枝花遙相呼應,成為川西北的“特鋼之城”;另一條是通行于2017年的西成高速鐵路,它將遠方的項目、技術和人才引入這座老工業城市,滋養出新興的電子信息、新能源、主題公園等“柔軟”的新業態,于產業“老樹”上開出“新花”。□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祖明遠 蒲南溪 鐘帆
“鋼”的城
高鐵見證產業“靈活”轉變
寶成鐵路上的火車速度沒有變,是相鄰的高鐵讓其顯得慢了。
16分鐘15元。這是江油站到江油北站所需的時間和二等座票價。綿陽聯重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李翔偶爾會這樣通勤,吸引他過來的是江油北站所在地厚壩鎮的產業空間。
因為寶成鐵路途經該地,厚壩鎮是原長城鋼鐵廠的二分廠所在地。走進廢舊的廠址,蘇式紅磚廠房旁雜草叢生,但仍能從一條條駛進車間的鐵軌一窺昔日的繁榮。而幾百米外,呼嘯而過的高鐵提醒著人們——時代變了。
確實如此。幾乎在高鐵開通同一時期,江油這座老工業城市的工業結構也悄然發生改變。“落后的鋼鐵產能逐步淘汰,傳統重工業陸續完成優化升級。”江油市工信局產業股股長胡亞平介紹,“十三五”期間,江油淘汰了西南鋼鐵、三豐汽輪機等一批企業的落后設備,淘汰鋼鐵及相應落后產能30余萬噸,取而代之的是以攀長特、六合特材為龍頭的高端金屬結構材料企業。
“鋼”的基礎沒變,但方向從過去的“厚重長大”轉向了“輕薄短小”,特別是瞄準利潤率更可觀的產業鏈中上游。智能手機的井噴,讓“江油造”模具頗受歡迎,成功進入了蘋果、三星、華為等品牌的供應鏈。
聯重科技就是轉型的范本之一,依托厚壩鎮機械加工基礎,開始為重卡生產配件,最近剛剛建設了二期工廠,計劃拓展新產品,還打算邀請產業鏈合作伙伴一同來落戶。“原來的舊廠房可以改造為新園區,足以再造一個厚壩鎮工業。”鎮干部邵小建說。
在40分鐘車程外的江油高新區,變化則更大。最吸引人的是一棟新建4層大樓,這里是孵化器加速器。
高鐵開通后,江油高新區將傳統重工業的定位調整為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現代綠色食品醫藥。這棟孵化器加速器大樓,就是為吸引入駐的電子信息產業初創企業而建,不僅提供標準廠房,還包括科技服務、金融服務等。“可以靈活租賃,主要是解決初創企業的生產加工難題,幫企業實現成果轉化。”江油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尹學勇說,智能廠房下個月投用,可以容納50家企業入駐。
對于企業入駐,江油高新區充滿信心:西成高鐵開通后,江油的區位優勢得到提升,很多企業將研發團隊放在成都,制造基地則放在距成都1小時高鐵車程的江油。
四川皇龍智能破碎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研究院院長謝軍介紹,他新組建的研發團隊就在成都,而平時大家都會坐動車來制造基地對接工作。高鐵開通后,來該廠參觀的客商增加了一倍多,很多北京客戶會選擇搭乘高鐵返回。
變化有數據佐證,2020年,江油市“兩新”產業占比工業總產值從2015年的25.5%上升到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