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及以上研發機構820家

  目前,全省高新區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3300家,聚集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占全省比重約50%,科技型中小企業占全省比重約46%,四川省首批備案的38家瞪羚企業中,有26家分布在高新區;高新區企業研發經費支出約487億元,是“十三五”初的3倍,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比約2.3%,比“十三五”初增加0.6個百分點。

  “十三五”末,高新區擁有省級及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發機構820家,比“十三五”初增加600余家;省級及以上產業技術研究院、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合作創新組織近200個。省級及以上孵化載體136個,省級以上創新服務機構268家,金融服務機構1788家,省級及以上產學研用合作技術創新組織191個,比“十三五”初期均實現3倍以上增長。

  “十三五”末,全省高新區擁有有效專利約6萬件,平均萬名從業人員擁有發明專利106件,擁有國際專利1694件,境外注冊商標1677件。與“十三五”初相比,有效專利增加5萬余件,國際專利增加近2000件,境外注冊商標增加1000余件。在此基礎上,隨著創新經濟持續發展,高新區企業技術交易活躍,2019年全省高新區技術合同交易額約367億元,是“十三五”初的7.67倍。

  “十三五”期間,全省實施10個重大科技專項,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F級50兆瓦重型燃氣輪機整機、大飛機關鍵部件、靜脈麻醉新藥環泊酚(1類新藥)等創新產品200余個。重型燃機、核電裝備、高端無人機等領域躋身世界前列,涌現了殲20、華龍一號、超超臨界發電機組、北斗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等重大成果,攀西試驗區鐵、釩、鈦利用率較2013年分別提高3.8%、7%和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