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00”從何而來?
開放的心態、開放的姿態以及交通先行的理念
2020年,全省共有10個高速公路項目建成通車,其中8個引入了社會資本。過去數年來,BOT、PPP、政企合作等,成為我省高速公路建設模式的“高頻詞”,其背后之義,是將高速公路市場向社會開放,吸引更多資金投入。開放的心態、開放的姿態,是四川有資金持續且不斷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原因。
四川高速公路的建設始于開放。1995年,利用世界銀行相關項目貸款,成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經過幾十年發展,如今,四川交通建設利用國外貸款的規模處于全國交通行業領先水平。
四川高速公路的建設盛于開放。2004年,我省首次引入社會資本,采用BOT方式修建高速公路;目前,已招商成功69個高速公路項目,累計引入社會資本39家,總投資8428億元,建設總里程6738公里。
四川高速公路的建設也有“加速度”。從成渝高速建成通車到“4000”,我省走過了17年;而從“4000”到“8000”,則僅花了8年。
路網延伸得更遠。2012年,四川首條盆周山區高速公路——雅西高速建成。此后,我省的高速公路逐漸向山區、高原延伸,特別是最近5年,一大批“扶貧路”建成。
標準越來越高。“十三五”期間,雙向6車道高速公路增多,還誕生了省內第一條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且多條成都交通放射線擴容為八車道。
交通先行理念促進“8000”的到來。據省交通運輸廳統計,為加快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四川公路水路建設連續10年每年投資超千億元,2020年更高達1900億元,其中,高速公路單項投資首次達到1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