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良地質給線路選線帶來了不少“障礙”。華鎣山是成達萬高鐵的必穿之地,這一片分布著不少煤礦采空區,設計人員通過地質調查、深孔鉆探、物探及專題研究相結合的“空、天、地”一體化綜合勘察,探明煤礦采空區的情況,僅線路走向就提出了三大方案;在確定大的走向方案后,又不停地修正細節、修改方案,進行比選,“記不得改了多少次”。僅攻堅華鎣山,就耗時半年。
成達萬高鐵沿線經過了2處自然保護區、5處風景名勝區、29處飲水水源保護區、7處森林公園,如何選出一條既滿足自身功能定位、又經濟合理、也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的鐵路通道?“方案選線和站場選址,我們最大程度繞避沿線各類環境敏感區。”白孝勇說,線路絕不穿越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等核心區域,在穿越廣德~靈泉風景名勝區、太蓬山國家森林公園、歇鳳山風景名勝區時,僅穿越一般游憩區,均繞避核心保護區域等,并取得行政主管部門行政許可。
此外,成達萬沿線水系多,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都是通航河流,公路網、鐵路線密布,鐵路線需要跨越大江大河、高等級公路、V型U型山谷等,因此,成達萬高鐵橋梁較多,且多采用大跨、高墩、橋隧相連等實現跨越。(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