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兩遇洪水

  小區為何老是遭殃?

  電梯停運,眾多設施設備受損也引發了更深層的質疑——2018年到2020年3年時間兩次遭到大洪水,小區為何老是遭殃?

  居住在9棟的戴女士表示,2018年洪水之后,小區同樣經歷了和今年類似的情況,只是程度沒有今年嚴重,“但當年就已經暴露出了不少問題,特別是一些在地下的設備,為什么不能提早整改到地上?防洪措施為什么不能再提高一些?”她介紹,金堂縣城不少小區在此前洪水之后陸續進行了相關整改,但星島宸院似乎并無行動。

  業主韓先生也稱,既然受地理位置和洪水因素影響,小區在設施設備的規劃和安裝選址上就應當有所考慮。在2018年遭遇洪水后,就應當及時改進,那樣的話,也許今年就不會出現如此嚴重的情況。

  此次小區受損的項目到底有多少?物業公司于9月5日發出的告業主書中提及,在遭遇50年一遇嚴重水災后,雖然物業已盡力、盡快完成了保障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須項,但小區要恢復災前情況仍涉及多項設施設備需要更換、修復。紅星新聞記者看到,這些項目包括:電梯、通風管道及設備、消防管道及設備、弱電管線及設備、發電及設備等12個項目。而這些項目的更換和修復“均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時間”。

  業主的質疑能否得到改進?上述告知書給出了相關回應。其中提及,為避免下次可能的水災再次造成損失,物業已會同各專業單位討論、確定了多項方案:將高低壓設備房上移至地面公共區域;弱電機房、消防機房進行設備接口優化處理,以后每年雨季前提前移除設備,待汛情過后再進行恢復或選取合理公共區域位置進行上移;加大防洪投入,設置3層防洪體系;對現有可能損失的設施設備進行踏驗。

  而在最為重要的“物力”投入上,物業提出,希望業主同意動用維修基金解決涉及本次水災造成的維修、維護費用。

↑物業希望能動用小區維修基金維護小區受損設施設備。↑物業希望能動用小區維修基金維護小區受損設施設備。

  主管部門:

  正督促物業先維修設備

  本月20日左右恢復電梯

  對于小區目前面臨的情況,四川方策律師事務所郭剛律師認為,此次洪水并非人為,而是屬于自然災害。如果物業公司在此次洪水中不存在過錯,是無需負擔維修費用的,小區居民只能自己承擔損失。其認為目前較好的辦法,是申請物業專項維修資金來解決。

  據《四川省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細則》的規定,對于維修資金的使用,除了需要物業服務單位、業委會、相關業主等提出使用方案、維修資金的列支范圍選定維修施工單位外,還必須由業主進行決策,同時需要達到三分之二以上業主書面同意并在小區明顯位置公示,同時資金之列范圍涉及的專有部分占相關建筑面積三分之二以上。

  對此,金堂縣住建局物管科受訪人員也表示,維修資金的使用需要符合兩個“三分之二”。而目前對于星島宸院小區的問題,該受訪人員介紹,政府部門已經介入其中,正督促物業盡快維修設備。對于資金問題,物業可先墊資維修,同時同步啟動維修資金相關使用程序。

  小區所在的金堂棲賢街道辦負責小區事務的負責人介紹,已經召集開發商、物業等多個單位進行商討,要想辦法保障業主的生活。對于小區居民反映較為突出的電梯問題,目前由于電梯基坑還有滲水問題,諸多零部件還無法進行檢修,加之目前小區供電設備故障,所使用的臨時用電負荷也暫時無法滿足電梯的使用,導致電梯遲遲不能恢復運行,而這客觀上也需要一定的恢復時間。

  “對于商家用電,很快將有臨時變壓器到位,供電也會盡快恢復,多出的負荷可以利用到部分達到安全運行條件的電梯上使用。”該負責人介紹,預計在本月20日左右能夠恢復電梯運行和商家用電。

  另外關于維修資金的使用,該負責人介紹,此次水災為天災,在資金問題上由于業主是小區設備設施的使用者和享受者,在合理、合法、公開的條件下,是可以考慮支持使用的。其同時介紹,目前維修費用如何解決,資金如何使用,各部門正在進行商討。

  紅星新聞記者 杜玉全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