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景區的必經之路很窄,錯車相當困難。 通往景區的必經之路很窄,錯車相當困難。

  坎坷:受兩次地震影響游客數量波動大

  東拉山景區提供的景區歷年門票銷售統計顯示,2006年至2008年,該景區的游客人數從2萬人逐年增加到3.5萬人。但2009年,只有1.4萬游客。

  東拉山公司法定代表人林宗欽說,因汶川地震災后重建的主要通道也是通往景區的道路,客源受到較大影響。2010年至2012年,景區“恢復元氣”,每年游客人數均超過5.4萬。不過,受到蘆山地震影響,2013年景區游客首次不足萬人,“還沒有上一年的零頭多”。但也是在這一年,東拉山景區獲評國家4A級旅游景區。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的《四川省A級旅游景區名錄表》顯示,東拉山景區是雅安市第三個、寶興縣第一個獲評4A級旅游景區的景區。

  2016年,東拉山景區的游客人數時隔4年之后再次突破6萬人;2017年,游客人數突破至7萬人,創開業以來的歷史新高。當年,東拉山公司實現旅游總收入380萬元,同為歷史新高。

  短板:公司稱景區發展多處受阻

  “繁榮”背后,東拉山景區的短板日益顯現,成為遏制景區發展的巨大阻力。

  “首先就是交通,你見過哪個4A景區的必經之地是單車道的鄉間小路嗎?”林宗欽介紹,進出景區,必須要經過隴東鎮,車輛從鎮上轉彎的道路非常窄,只容得下一輛車通行,小轎車錯車都困難,更別提旅游大巴了。一到旅游旺季就堵,“只能單邊放行,一堵就是好幾個小時,還沒到景區,游客的體驗感就很糟糕了。為此,我們也接到過很多投訴。”

  林宗欽說,解決此事的辦法是讓轉彎處的居民搬遷,此事早在2005年就在政府主要領導主持召開的會上討論過,但直到現在,居民仍未搬遷。

  “其次就是,你見過哪個4A景區的核心區域經常有拉礦石的卡車嗎?”林宗欽介紹,景區內目前仍有有多個礦山。《合同》約定,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逐步關閉景區內的所有礦山。在雙方簽訂合同時,寶興縣政府制定出景區內所有礦山企業停業和關閉的時間表,并按時間表逐一落實。

  林宗欽向澎湃新聞提供的景區監控視頻顯示,直到2018年5月,還有拉礦的車輛從景區穿過。林宗欽稱,這些卡車將景區內的公路壓壞,大大降低了景區的品質。

  此外,林宗欽稱,該公司多次向寶興縣相關部門報送辦理林地、建設用地、房屋產權等申請資料,但政府一直未批,“說來也可笑,景區內游客中心、賓館,當初說的是邊批邊建,我們都建好了,又不給批(手續)了。沒有手續,這些建筑都是‘違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