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曹菲

  近日,成都經溫江至邛崍高速公路擴容項目獲得四川省發改委批復,“準生證”的獲得,意味著年內盡早開工建設將成為現實。

  成溫邛高速作為成都都市圈西部重要交通經濟干線和四川最繁忙的高速公路之一,擴容改造進程一直備受關注。擴容后的成溫邛高速有哪些升級,將如何提升通行能力?8月9日,封面新聞記者采訪了多位項目設計負責人,一探究竟。

  省內最繁忙高速之一  

  超負荷運行多年

  成溫邛高速于2002年開工建設,2004年通車,是四川最早建成的一批高速公路之一。路線串聯成都西部溫江、崇州、大邑、邛崍等重要城市節點,是成都都市圈西部重要交通經濟干線,也是川藏通道、川滇走廊的共用通道,在區域路網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然而,人們提到成溫邛高速,首先想到的就是“堵”。高速沿線人口密集,建成通車以來,交通量保持年均1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長。據統計,2024年上半年,成溫邛高速成都站日均進出口流量超過10萬輛次,是四川最繁忙的高速之一。

  近年來,關于成溫邛高速擴容改造的討論一直不斷。如今,項目獲得省發展改革委批復,意味著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即將迎來開工建設。

  全線拓寬至八車道 

  13座立交橋也將全部升級改造

  擴容后的成溫邛高速將在哪些方面得到升級?

  “原有路線的4/6車道將全部拓寬成雙向8車道。”四川省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公路設計院”)項目負責人方信說,“大家跑過成樂擴容應該就能感受到,車道拓寬后,車自然就跑得快了,也不容易擁堵。”

  此外,成溫邛高速擴容項目還將對原有13座互通式立交進行升級改造,新增了大邑西互通。方信告訴記者,之前的互通是按照上世紀90年代的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建設的,非常簡易,功能也不完善,有些收費站比較雜亂,這也是造成擁堵的重要原因。

  這些互通式立交將如何升級?他介紹,首先是按照現行標準補齊匝道,改造后每座互通4個方向都能上下,這樣功能就完善了;還要根據路網情況調整上下口的位置,確定接入哪條路,以什么標準接入區域道路,以達到疏堵、分流的作用。

  “我們不會把交通量都引到一個地方去。”他解釋,“例如,我們把前往國色天鄉的大交通量分流到了兩條主干線,節點車流疏散了,擁堵問題會得到緩解。”

  將打造成“雪山下的最美高速公路”

  除了“硬實力”提升,成溫邛高速擴容項目的設計建設還踐行著低碳環保理念。

  該院另一位項目負責人孫鵬介紹,在路基填方施工環節,他們大膽創新,利用成都五城區舊房改造的磚、石頭、混凝土等材料作為路基填料。這是四川高速公路施工中首次使用這種工藝,實現了資源再利用,也更加低碳環保。

  四川公路設計院勘察設計二分院副總工何云勇告訴記者,天氣允許的情況下,成溫邛高速溫江、崇州、大邑區段多個點位都能看到雪山。因此,在現有的投資框架下,他們還考慮到了路線景觀提升,盡力打造出一條“雪山下的最美高速公路”。

  目前,成溫邛高速擴容項目主線收費站已正式面向社會公開征集設計方案。未來,項目將以打造“雪山下的最美高速”“國內領先的智慧高速”為設計理念,規劃一個集多種服務功能于一體的特色服務區,以及數個融入成都文化元素的景觀跨線橋。

  新聞多一點:

  成溫邛高速擴容項目路線情況

  成溫邛高速擴容項目起于成都繞城高速文家場樞紐互通,經溫江區、崇州市、大邑縣,止于邛崍市桑園互通,接成名高速公路邛崍至名山段。

  路線全長約57公里,其中橋梁總長7485米/83座。全線共設置互通式立體交叉14處,其中樞紐互通2座,一般互通12座(溫江互通、溫江北互通、錦繡互通、羊馬互通、崇州互通、崇州西互通、白頭互通、大邑東互通、大邑南互通、大邑西互通、王泗互通、桑園互通)。

  全線原路拓寬為雙向八車道,設計時速100公里,小車限速120公里/小時,預計2024年年內開工,建設工期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