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游客愛打卡川菜館 本地消費者青睞預制菜
餐飲堂食消費也持續回溫。據成都美食文化交流與創新中心統計數據,1月21日至25日,全市20個餐飲品牌30個門店實現銷售收入670.6萬元,客流量7300余人次,銷售額同比增長45%—120%,人流量同比增長210%以上。
餐飲業的火爆是異地游客堂食與本地消費者共同實現的。
春節期間,成都旅游熱度位居國內主要城市前列。攜程、飛豬等主流在線平臺大數據報告顯示,成都在全國春節熱門旅行目的地城市中均位居前三。同程網《2023春節假期旅行消費數據報告》顯示,成都酒店產品預訂量也位居全國前三。異地游客最喜歡打卡的是川菜館,四川火鍋、重慶火鍋也十分受歡迎,搜索量環比增長超一倍以上。
今年春節,預制菜也受到本地消費者的青睞,記者在成都多家超市看到,各種預制菜被擺在冷藏區最醒目的位置。同時,門店還提供預制菜套餐預訂,價格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業內人士表示,預制菜在傳統年夜飯消費需求基礎上,強化了便利性、趣味性、社交屬性,而其興起和普及也體現了餐飲業的工業化和規?;饾u增強。
將推出一系列措施 吸引更多人來蓉游、學、會、展
今年春節成都消費市場為何能迎來開門紅?
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是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落實,消費場景逐步有序恢復,消費意愿和信心都在回暖,消費需求旺盛。另一方面,成都消費市場的復蘇,與豐富的新春促銷活動密不可分。
成都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持續推進“2023四川迎春購物月暨第21屆成都新春歡樂購”,以“新生活·新消費·新成都”為主題,聯動王府井百貨、京東、抖音、美團、唯品會等企業舉辦8場新春福利暢購會和16個線上分會場活動,通過政府、行業、企業、媒體資源的疊加,共同提振春節消費市場。
全年又將怎么走?成都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成都將從政策端、活動端、人員流動端推出一系列措施,并圍繞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做強核心功能,讓更多外地人到成都來游、學、會、展。待國際航線復蘇后,成都還將積極擴大入境消費。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商家也做了很多準備。
“在我們看來,這幾年公眾的消費習慣有很大改變,數字化和智能化變得愈發重要。”成都IFS工作人員介紹,虛擬試妝鏡、云貨架、智能LED觸摸互動屏……這些店鋪里的智能硬件和互動系統,打造出多元化數字消費場景,將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消費體驗,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消費增長。在品牌招引方面,成都IFS也在堅持匯聚全球優質資源,大力發展首店、首展經濟,持續為成都商業市場注入新勢力、新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