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義獻  四川在線記者  魏馮

  7月15日,成都發生新一輪新冠肺炎本土疫情。連日來,在多個核酸采樣點,居民總能看到穿防護服的采樣人員、穿著馬甲的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

  還有一群人,很少被人注意,但他們也活躍在多個核酸采樣點——他們是社區和醫療機構間的溝通橋梁。他們要安排醫護人員到各點位、與街道聯絡協調,負責醫療物資發放,還要負責協調車輛和人員伙食等。他們這個群體的名字有很多:有的采樣點叫他們點長,有的叫溝通協調員,有的叫采樣點負責人……

  7月27日,四川在線記者連線了兩個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溝通協調員”。

  他的角色很多元

  是溝通協調員,要上門采樣,還兼任“密接轉運司機”

  “稍等一下,有個病人有特殊情況?!?月27日,成都市武侯區金花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羅兵接受采訪時,迅速解答了一個患者的疑惑。從7月15日以來,羅兵有了幾個新角色——

  比如大規模核酸采樣點的“溝通協調員”。7月15日至7月20日,武侯區開展三輪全員核酸檢測,羅兵直言:“和過去相比,‘溝通協調員’的角色更靈活了?!弊鳛榻鸹ㄉ鐓^的6名溝通協調員之一,羅兵要了解一線采樣人員的工作進展、身體情況、實際需求、換班情況,也要和社區銜接溝通等。

武侯區和鴻天府金花小區采樣點,羅兵組織工作人員為居民采樣。受訪者供圖。武侯區和鴻天府金花小區采樣點,羅兵組織工作人員為居民采樣。受訪者供圖。

  “規矩不是死的,這一次,我們不再‘固定’溝通協調員的人數和人選,而是根據需求靈活調整?!绷_兵說,有時,他也需要臨時上陣做核酸采樣員。7月15日,滂沱大雨之夜,羅兵看到他負責的武侯區和鴻天府金花小區采樣點,有上百個人在一個通道內排隊做核酸,他和當地社區商量后,迅速開了第二個通道,上陣當起臨時核酸采樣員。

  在室外核酸采樣點位時,羅兵不打疲勞戰。“成都特別熱的那幾天,我們設了風扇、冰塊給醫護人員和居民消暑,讓醫護人員隔兩個小時就換一次班適當休息?!?/p>

  羅兵這個“溝通協調員”,還要當不定時上門的核酸采樣員。7月24日晚7點到12點,成都市某小區,羅兵就和同事們給幾名密切接觸者和他們的家人做上門核酸采樣。羅兵感覺到,這次疫情,居民們的配合度更高了。“每次上門,都會聽到很多的‘謝謝你們’‘辛苦了’,大家都很理解彼此。”

  羅兵也會當轉運密切接觸者的“臨時司機”。“因為轄區需求,我參與轉運幾名密切接觸者,把他們安全護送到隔離酒店?!?/p>

  除了工作上多出來的新角色,羅兵也是一個15歲女孩的爸爸。本次成都疫情發生后,本計劃帶著中考畢業的女兒去海南的他,因為工作安排取消旅行安排,立馬返回崗位加班?!皼]能陪女兒去海南,多少有些遺憾,但以后機會也多?!?/p>

  她是采樣點的“大內總管”

  “盯”物資保障、流程規范和居民需求,是“大白”心里的“知心大姐”

  7月27日晚7點,成都市武侯區火車南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核酸采樣負責人王影完成一天的物資分發、車輛安排、物資配送、信息核對和核酸采樣的統籌協調工作,正在武侯區陽光春天小區收集轉運核酸檢測樣本。大規模采樣38個點位,日常采樣9個點位,日均檢測3.7萬人……為做好核酸采樣,王影沒少花費心思。

王影和同事正在給居民做核酸采樣。受訪者供圖王影和同事正在給居民做核酸采樣。受訪者供圖

  從7月15日至今,為確保工作有序開展,她每天都要在腦海里將聯絡對接、點位設置、人員安排、物資儲備、后勤保障等事宜過幾遍……王影記得,7月16日,她凌晨2點才結束工作回到家,4點又出現在農貿市場核酸采樣現場。

  最近兩周,為更好了解現場情況,王影向社區借了輛小電動車,每天都要“盯”好幾個核酸采樣點位,觀察各點位采樣人員配備情況、了解居民需求、采樣過程是否規范、檢查物資是否充足。“全都看過了,我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