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新聞記者5月24日從成都市經信局獲悉,《成都市“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日前已正式印發。
《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成都能源高質量發展將取得明顯進展,為基本建成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提供有力支撐。

在“雙碳”目標下,倒逼能源結構轉型升級,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十四五”期間,成都將充分發揮區域清潔能源供應優勢,加快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能源結構調整,進一步提升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努力在全國能源轉型發展中提供“成都樣板”。為此,《規劃》從能源安全、能源高效利用、消費結構調整和基礎設施建設四方面提出發展目標。
能源安全保障方面。到“十四五”末,全市能源綜合生產能力達到650萬噸標準煤;電網安全負荷達到2260萬千瓦,天然氣年產能達到20億立方米,成品油儲備能力達130萬立方米。全市電網負荷備用率保持在10%-15%,用戶年平均停電時間下降到0.8小時/戶,力爭中心城區、東部新區核心區域供電可靠性達到99.99%。
推進能源高效利用。到“十四五”末,全市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持續降低,能源利用效率持續提升,能源消費總量得到合理控制,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達到省上要求。全社會用電量預計控制在1050億千瓦時左右,電網線損率下降至4.85%以下。
推動消費結構低碳轉型。到“十四五”末,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進一步提高,達到50%以上。天然氣消費比重在18%左右,煤炭消費比重進一步降低。新能源等其他能源占比達到2%以上(含生物質能、光伏、淺層地溫能和氫能等)。
加快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到“十四五”末,能源重大項目建設累計總投資775億元以上,其中電力480億元以上、天然氣190億元以上、油品(成品油)13億元以上,新能源及其他基礎設施92億元以上;充電樁16萬個、充(換)電站3000座;規劃建設加氫站40座(含油氫一體、油電氫一體、氣氫一體等綜合能源站)。
《規劃》同時提出了展望2035年的發展目標,高水平建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能源安全保障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能源結構低碳化全國領先,能源利用效率持續提升,能源與生態環境實現和諧發展。能源創新發展走在全國前列,能源服務管理水平大幅提升,為全面建成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提供堅實的能源保障。
紅星新聞記者 鄒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