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羅軒 攝影報道

  5月8日,星期天,張光輝還是早早地來到公司,準備參加方大集團5月份“黨建為魂”黨課培訓,把近期的重點工作梳理一遍。這樣的日子,對張光輝來講,已是一種常態。張光輝說:“特別是在關鍵技術的攻堅階段,加班是家常便飯,不是泡在實驗室,就是在生產一線?!?/p>

  在四川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召開前夕,封面新聞記者采訪了省黨代表張光輝。張光輝,是方大集團達州鋼鐵公司主任工程師,同時身兼達州鋼鐵搬遷項目指揮部焦化項目副經理和達興能源公司化工研究所所長。

  從1991年大學畢業進入達州鋼鐵,張光輝便扎根于此,憑借三十年如一日在技術一線攻堅克難,像一頭技術“拓荒?!惫タ硕囗椥袠I技術難關,于2021年在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之際,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技術牛人:攻克關鍵技術 助力碳減排

  5月8日上午,在方大達州鋼鐵全資子公司達興能源的實驗室里,張光輝指著陳列柜里的產品樣本,驕傲地向記者介紹,這些都是我們團隊十多年來研發的,很多技術或產品在行業內都是處于領先地位。

  能夠走在行業前列,得益于張光輝和他的技術研發團隊數十年的默默付出,也只有他們知道一路走來的不易,達興能源從僅為達州鋼鐵供應焦炭的子公司,變成全面革新達州鋼鐵燃料系統的左膀右臂,從而推動達州鋼鐵生產思路及設備的全面改革和提升,達到碳減排的目的。

  而這個目標的達成,源于張光輝前后歷時7年研發的“鋼鐵聯合企業碳(氫)素流價值優化集成技術研究與應用”,該成果于2013年榮獲全國冶金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和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據張光輝介紹,這個技術主要針對鋼鐵企業副產氣的再利用,以前的副產氣主要用于燃料和發電方面,綜合利用價值不高,甚至一些副產氣直排大氣中,對環境影響也大。而鋼鐵生產過程中的副產氣種類較多,我們就根據每種氣體的特質進行優化,根據“低質低用、高質高用”原則,實現副產氣資源高效利用。

  “在高質高用方面,我們用這個技術生產出了甲醇和二甲醚等,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也為企業創造了更多價值。”張光輝說,更重要的是完成了對全廠燃料系統的更新升級,實現每年減排50多噸二氧化碳的目標,為環保作出很大貢獻,并作為冶金行業的典范,進一步在全國的鋼鐵行業推廣利用。

  角色轉變:激戰新戰場 有壓力更有動力

  上述取得的成績,只是張光輝在焦化技術領域取得成績的冰山一角,其研發的技術先后獲得省市、行業科技成果和國家發明專利30余項。這些都離不開張光輝的鉆研精神,曾經與其共事的王師傅如此評價他:“張光輝非常喜歡鉆研,又能吃苦,像他這樣的技術員肯定能做出成績。”

  正如王師傅的評價,張光輝因喜歡鉆研不怕吃苦,才更喜歡挑戰,不斷去嘗試未曾涉獵的新技術領域,做出了別人不曾做到的成績。如今,已年過半百的張光輝又迎來了新的角色變化,因其在焦化領域翹楚一般的技術地位,組織讓他兼任達州鋼鐵搬遷項目指揮部焦化項目副經理。

  方大集團達州鋼鐵的搬遷,是達州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達州鋼鐵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張光輝堅決聽黨話跟黨走。雖然新的戰場還比較陌生,但是張光輝并不畏懼。于他而言,新的戰場有壓力更有動力。

  “作為方大達州鋼鐵的一員,我的職責是繼續為搬遷后的達州鋼鐵提供技術支持,在方大集團‘黨建為魂’企業文化引領下,積極爭做推動企業改革發展的奮斗者、貢獻者,讓達州鋼鐵發展得更好?!睆埞廨x說,位于達州東部經開區的新廠目前正在進行平場,在那里要建一個100萬噸的焦化生產基地,建成后將成為川東北地區最大的焦化生產基地,這就是我今后的重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