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位于成都市郫都區康強一路的工地上,6棟拔地而起的建筑在當天實現主體結構封頂,這是科創板企業微芯生物全資子公司成都微芯藥業在蓉布局的生產基地。這個項目從去年11月啟動建設,眼看距離竣工更近一步,微芯生物副總經理李志斌博士已在構思項目投用后的事宜,他和團隊希望深度融入成都生物醫藥產業,成為創新藥賽道的關鍵一環。

  城市坐標由北往南,另外一家上市企業對未來發展同樣充滿期待。在成都菁蓉國際廣場的企業辦公區,縱橫股份常務副總、董事會秘書李小燕對公司正在建設的工業無人機項目充滿期待,“一期項目主體結構已經完工,二期項目正在建設中。”

  從更大的視野觀察成都經濟脈絡會發現,今年以來多個重大項目持續落地,這背后正是來自“建圈強鏈”釋放的產業牽引力。

  據公開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成都固定資產投資“跑”出8.0%的增速。今年初,成都編列市重點項目900個,總投資2506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475億元,1-3月,全市900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954.4億元。

  “新面孔”重大項目接踵而至

  產業建圈強鏈成為招商引智“磁石”

  在成都各區(縣)的招商活動中,聚焦產業建圈強鏈,先進制造業被擺在“突出發展”的位置。5月18日,在成都郊區新城崇州,一場以建圈強鏈為主題的重大產業化項目集中簽約活動舉行。現場,博眾精工自動化裝備研發制造(生產)項目、鷹諾國際(香港)研發中心項目等18個重大產業化項目集中簽約落戶,崇州攬金超200億元。

  前不久召開的成都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為成都城市發展空間錨定全新方向。未來五年,成都將持續做優做強中心城區、城市新區、郊區新城。就在郊區新城全力招大引強的同時,中心城區和城市新區也頻頻發力。

  在成都都市圈的建設藍圖中,共建高質量創新共同體和跨區域產業生態圈已經成為各方共識,這是實現各方共贏之舉。如今,這一愿景正在成為招商引智常態。近日,中航智無人機總體研發生產項目簽約落地,這是成都金牛區與德陽什邡市合作的第一個研發在金牛,生產制造在什邡的項目,產業跨區域特征明顯。

  將時間線前移會發現,2022新年伊始,成都在招商引智方面已放出“大招”。今年1月,空中客車飛機全生命周期服務項目落戶成都,這是空客公司在歐洲之外直接投資建設的首個飛機循環利用項目。

  “項目落地,將加強空客和中國市場的交流,也為雙方未來長期合作關系奠定良好的基礎。”空客全球服務高級副總裁克勞斯在視頻致辭中難掩內心喜悅,他看好項目落地所帶來的更大的市場空間。

  空客項目落地成都背后,還凸顯城市產業建圈強鏈所釋放的招商引智“磁石效應”。成都的產業建圈強鏈行動瞄準20條重點產業鏈發力,航空產業涵蓋其中。對投資方而言,項目落地,能否嵌入當地產業環節實現優勢互補,這成為一大考量。

  實際上,空客項目落地成都并非易事。“我們經過了34個回合的談判。”雙流區航空經濟局相關負責人坦言,圍繞項目落地細節,雙方來回溝通,成都深厚的航空產業基礎是吸引空客落戶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