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政府補貼和稅費減免兼顧‘造血’和‘輸血’,緩解企業運營的成本支出壓力,一定程度上減少企業人才流失,為企業市場正常運營、產品創新積蓄了更多力量。”成都融通金河賓館市場營銷總監劉剛透露,目前企業正在為未來做新的布局,在文旅項目投資、產品創新等方面尋求新增長點。

  在成都,一系列的精準幫扶紓困措施正在不斷細化,讓企業“活”下去、“強”起來。今年4月,成都出臺了《支持市場主體健康發展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政策措施》(即“助企健康發展30條”),其中專門對文旅行業恢復提出了暫退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給予各類補貼等“一攬子”扶持舉措。隨后,成都市文廣旅局等5部門聯合印發了《支持旅游行業紓困發展的政策措施》,助力重點旅游企業穩定健康發展,目前已有500家文旅企業申報享受紓困政策扶持。如同金河賓館一樣,不少文旅企業在積極用好紓困政策的同時,也結合市場變化和自身實際,加快變革轉型,創新發展。

  緩解企業成本上升、穩崗難

  這項政策惠及500家文旅企業

  2022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復雜嚴峻,對文旅業造成嚴重沖擊。

  “酒店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在疫情期間不僅面臨著經營困難,而且還有人力、疫情防控物資支出等多重成本壓力。”劉剛告訴記者,疫情以來,酒店線下消費市場不斷收縮,住宿客人銳減,大型會議、宴會、婚宴、聚餐幾乎全部取消,企業經營業績下滑明顯。同時,受疫情影響,原材料大幅漲價、酒店經營成本增加,人力用工成本增加。

  “企業要正常經營,還要做好疫情防控各項舉措,壓力很大,幸虧成都出臺了相關紓困政策,緩解了成本上升、穩崗難等問題。”提起酒店的經營狀況,劉剛感觸頗多,他提到的紓困政策,正是今年4月成都出臺的“助企健康發展30條”,目的就是支持市場主體健康發展促進經濟穩定發展。

  “這次出臺的政策措施,進一步聚焦文旅行業困難,進一步加大疏解力度。”正如成都市文廣旅局副局長王敏所說,為進一步加大紓困力度,成都市文廣旅局還研究制定了一系列針對旅行社、酒店、行業協會等的精準幫扶細化措施。其中一條就是“支持旅游企業提升疫情防控能力”,分類、分級給予國家星級酒店、誠信旅行社、A級旅游景區、星級農家樂(鄉村酒店)最高10萬元補貼。

  劉剛說,企業在經營業績下滑的情況下,還要采購足額的疫情防控物資,“政府給予的提升疫情防控能力補貼,正如一場‘及時雨’,緩解了企業的經營困難。”抓住這一機會,金河賓館根據自身情況進行了補貼申報。

  “支持旅游行業紓困發展補貼”將惠及更多文旅企業。來自成都市文廣旅局的消息顯示,為盡快將政策措施惠及重點旅游企業,“支持旅游企業提升疫情防控能力”擬補貼企業有500家,目前已經公示結束。

  發放補貼、暫退保證金、一次性獎勵……

  一系列措施讓企業“活”下去更要“強”起來

  事實上,成都還在探索更多的助企紓困舉措。比如,繼續落實旅行社暫退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政策,繼續落實旅行社暫退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政策,暫退比例由此前的80%調整為100%,來增加企業的現金流動性。再比如,針對企業關注的穩定文旅人才隊伍問題,成都市文廣旅局制定了全市旅游行業重點企業崗位技能培訓實施方案,按規定對實施培訓的旅游企業給予培訓補貼。同時,“鼓勵鄉村旅游提檔升級”,“鼓勵金融機構開發創新面向小型微型旅游企業的金融產品,支持銀行發行金融債券用于小型微型旅游企業貸款”,均是針對旅游行業發展采取不同形式進行補貼的政策措施。

  企業在“活”下去的同時,如何“強”起來?這是不少文旅企業關注的問題。劉剛透露,目前企業也正在加大項目投資,為未來做布局,“希望能夠有更多的穩崗措施,激發企業的創新活力。”

  更多的政策措施已經在路上。

  成都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透露,支持住宿業品牌化、特色化發展,成都將給予最高100萬的一次性獎勵。同時,按照《支持市場主體健康發展促進經濟穩定增長政策措施》,為支持發展文旅消費新業態,成都對新評為成都市“文旅消費新業態示范區”、“文旅消費新業態示范項目”的,按照投入資金比例、示范帶動作用等績效,分別給予一次性最高200萬元、50萬元補貼。為鼓勵企業創新研發旅游消費衍生產品,對參加國家級旅游商品大賽并獲得一等獎的,也將給予最高15萬元獎勵,“下一步將制訂評審實施細則,邀請專家評審并對外公示后給予補貼。”該負責人表示,一攬子舉措旨在幫助旅游企業應對疫情沖擊,積蓄發展動能,提高應對風險能力,加快恢復發展速度,為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世界文化名城提供有力支持。

  紅星新聞記者 李彥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