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劉佳
完善綠色發展標準化保障,推進大數據智能化標準化建設,加強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支撐,推進鄉村振興標準化建設,探索推動成德眉資標準化協同發展……3月17日,記者從成都市市場監管局獲悉,《成都市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實施方案》日前實施。根據方案,到2025年,成都市標準化總體水平位居副省級城市前列;到2035年,市場驅動、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開放融合的標準化格局全面形成。
成都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2021年啟動調研和起草以來,《實施方案》對照《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四川省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責任分工方案》的內容和要求,與成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有效銜接,結合成都標準化工作實際進行了創新、調整和細化。
《實施方案》明確,到2025年,成都將實現標準供給由政府主導向政府與市場并重轉變,標準運用由產業與貿易為主向經濟社會全域轉變,標準化工作由國內驅動向國內國際相互促進轉變,標準化發展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全市標準制定水平、實施水平、監管水平明顯提高,政府主導制定標準與市場自主制定標準協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型標準體系基本形成。
《實施方案》明確了實現全域標準化深度融合發展、標準化質量水平大幅提升、標準化開放程度明顯增強、標準化發展基礎更加牢固四大目標。為實現目標,《實施方案》明確了8個方面19項重點任務,包括推動標準化與科技創新互動、標準化助推智能制造高質量發展、完善綠色發展標準化保障、加快鄉村振興和社會建設標準化進程、強化區域協同標準化支撐、提升標準化對外開放水平、推動標準化改革創新、筑牢標準化發展基礎。
其中,完善綠色發展標準化保障,明確提出要加強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支撐,推動實施地區、行業、企業、產品等碳排放核查核算標準。加快節能標準更新升級,提升工業、建筑、交通、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能耗限額要求,擴大能耗限額標準覆蓋范圍。
標準化助推智能制造高質量發展方面,提出要聚焦重點產業鏈,推進關鍵共性技術和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工業基礎軟件、先進基礎工藝等基礎標準建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