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劉佳

  3月1日開始實施的重磅新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新增了很多內容,其中一條明確規定: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原因造成經營困難的,市場主體可以自主決定在一定時期內歇業,最長可“休眠”3年。而3月9日,成都首家辦理“歇業”的企業出現了!

  就在今天,成都某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陳先生來到彭州市行政審批局,一臉無奈地說:“因公司受新冠疫情影響,加之原材料、人力成本上升,企業成本增加,目前經營困難,只能注銷公司了”。

  窗口工作人員立即告知陳先生,3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規定,如果企業只是因為暫時困難停止經營,可以選擇先辦理歇業備案登記,待公司能夠重新營業后再恢復經營。

  陳先生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立即向窗口提交了歇業登記備案材料,用時不到10分鐘,彭州市行政審批局商事登記科就為該公司現場辦理完成歇業備案登記手續。

  歇業登記制度是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又一有力舉措,申請歇業登記并不意味著被注銷,而是“停機保號”,給陷入困境的市場主體提供了介于注銷和正常營業之間的第三種選擇,讓市場主體有了更合理、更低耗方式生存的路徑。

  市場主體可以在一定時間內停止營業,給發展困難的企業提供喘息休整的機會,代企業保留市場主體資格,其企業名稱、商標、專利等信息均可以保留,不會因此通過公司住所無法聯系而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者因為擅自停業而面臨吊銷風險,最大程度保證了企業經營的連續性。

  那么,哪些市場主體可以辦理歇業?市場主體如何辦理歇業?點擊下圖快來了解。

成都市市場監管局供圖成都市市場監管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