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通道、一對一服務

  互聯網從業者:老年群體數字化潛力巨大

  2016年8月,四川省衛生計生委聯合8部門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實施意見》,其中明確,到2017年全省80%以上的醫療機構開設為老年人提供掛號、就醫等便利服務的綠色通道。

  記者從成都市衛健委了解到,目前部分醫院已經開設了老年患者掛號就醫綠色通道。“我們針對沒有智能手機的老年患者開通了專用的掛號交費窗口,針對高齡患者有一對一的就診服務,對于有智能手機但不熟悉操作方法的老年患者,我們在門診大廳有志愿者和工作人員指導他們使用線上服務或自助機掛號。”市二醫院門診部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成都一位醫療行業人士也表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緩沖”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老年患者掛號難的問題。“過去不少患者對于家門口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缺少信任,覺得‘專家’太少。現在已經有比較成熟的輪崗模式,通過專家交流、簽訂轉診協議等方式,逐步增強基層衛生服務能力,還可以幫助老年患者在更高層級的醫療結構掛號就診。同時,醫療教育體系對于全科醫生的培養有很大提升空間,他們在基層醫療系統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一位互聯網行業軟件開發者透露,伴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的是老年群體數字化需求的不斷增加。“過去對于老年群體的數字化需求判斷不夠準確,局限在資訊類軟件,如看報、聽書等。老年群體迫切需要的健康管理、就醫類軟件還明顯不足。除了放大字體,還需要精簡軟件操作流程,增加操作提示和客服,實現簡單易懂的體驗效果。”

  《“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中指出,“提升老年用品科技含量。加強對老年用品產業共性技術的研發和創新。”同時還強調了老年醫療健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老年康復醫院、護理院、臨終關懷機構和綜合醫院老年病科建設。有條件的地區可將部分公立醫院轉為康復、護理等機構。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康復護理床位占比,積極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老年人提供連續的健康管理和醫療服務。”

  (原題為:《老年人不會手機掛號怎么辦?成都部分醫院開通老年患者綠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