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0左右,記者隨排隊的人群進入辦證大廳后看到,整個大廳內幾乎“座無虛席”,每個窗口前都有群眾在排隊等候,大廳內的秩序井然有序,負責現場安保的工作人員不停的來回走動。
“前幾天就已經簽了中介協議,成都卻出臺了調控的政策,趕緊來把之前的手續結清,免得夜長夢多。”正在排隊的張彌告訴記者,她正準備交易的二手房拿到房產證還未滿5年,如果之前沒有簽協議,沒有網簽的話,按照現在的政策肯定要多交稅。
“今天前來辦理手續的人員明顯要比前幾天多。”一中介工作人員說:“我長期負責在交易中心現場給客戶辦理手續的,目測今天現場的人氣要比平時增加1/6左右。”

據9月14日成都市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保持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顯示,“將個人住房轉讓增值稅征免年限由2年調整到5年”,這標志著時隔5年后,成都房地產征稅政策再次發生變化,重新回到了2015年初的免征標準。
記者梳理發現,成都是繼深圳、無錫、沈陽等地后,又一個房產交易增值稅免征時間執行5年的城市。
“5年與2年免征時間的切換,體現了隨著房地產市場環境的變化,相應樓市政策的放松和收緊。”西南財經大學教授劉璐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免征時間的縮短,大大增加了“次新房”的交易成本,讓買賣雙方都更為理性,從而抑制市場短線“炒房”的投機行為,促使樓市的平穩健康發展。
“現在成都樓市總體穩定,搖號中簽率也高。但個別項目由于歷史原因拿地早,所以限價較為嚴格,導致與周邊二手房仍然有倒掛的價差。”劉璐認為,這類項目需要加強監管,保證市場公平,也避免過度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