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結論:鳥撞玻璃現象普遍存在于我們身邊
“目的只有一個,呼吁更多人關注此事”
朱磊介紹說,這次的調查計劃為期一年,會在今年的9月30日結束。目前調查尚未截止,但初步的結論基本可以認為鳥撞玻璃現象普遍存在于我們身邊,亟待關注和應對。“最困難的還是希望盡可能擴大影響力,讓更多人知道這件事,能夠多提交記錄。只有這樣,調查才會具有足夠的代表性,才更具有說服力”,所有關心、轉發、擴散調查信息、提交記錄的朋友都提供了寶貴的幫助。
進行調查近一年的時間里,有兩件事令朱磊印象深刻。其一是去年10月中旬在山西太原某景區里,有人發現游客步道的玻璃護欄下方有多達15只棕頭鴉雀的尸體。根據現場情況判斷,就是因為撞上玻璃護欄導致的慘劇。公眾號10月的簡報里提到了此事。山西當地的朋友也向媒體和主管部門做了通報。最終,該景區做出了及時的整改,對發生事故的玻璃護欄進行了處理。

第二個故事就發生在成都,今年1月30日下午,一位小朋友和家長在成都市浣花溪公園的一座橋邊,發現了一只蹲在玻璃護欄外側的棕背伯勞。經觀察發現該伯勞沒有明顯外傷,他們懷疑是撞擊了透明的玻璃護欄。由于擔心其他人不明就里去打擾,也怕流浪貓趁虛而入,這一大一小二人靜靜地在旁守候了約15分鐘。直到伯勞恢復清醒飛走之后,他們才放心離開現場。“那只疑似不幸撞玻璃的棕背伯勞,又幸運地獲得了守護,生命間的短暫相遇,卻讓人感受到發自內心的溫熱,感謝這一大一小兩位義士!”
“正如山西太原發生的例子,必須首先讓大家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存在,才有可能去解決問題。”朱磊表示,他們希望能夠通過這個調查,讓更多的人意識到這一問題,在可能的范圍內做出有利于鳥類的改變。鳥撞玻璃,跟人撞玻璃一個道理,就是沒有意識到前進的路線上有玻璃。所以,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只要在發生鳥撞玻璃的地方讓玻璃變得不那么透明,就能避免撞擊的發生。
為期一年的調查結束之后,他們會把獲取的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報告,并且考慮寫成科研論文發表。“目的只有一個,呼吁更多人關注此事,不管是市民朋友還是科研機構,都能在各自的領域內做事,推動減少鳥撞玻璃的發生。”朱磊呼吁,目前調查仍在繼續,尤其是鳥類秋季遷徙不久就要開始了,“希望大家能多多留意身邊,多向我們提交記錄,非常感謝”。
(原題為:《關注鳥撞玻璃現象!兩個成都人做了份報告,盼悲劇少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