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資訊|財經|時尚|藝術|娛樂|教育|站內導航
    達州

    新浪四川>達州 >正文

    達州市大竹縣 | 一脈清流潤竹鄉

    2024年12月31日 15:41 新浪四川城事 

      大竹縣盛產竹、苧麻,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越,產業基礎堅實,是鼎鼎有名的中國西部百強縣。

      但這片美麗富饒的熱土,多年來卻飽受少水之困,32萬竹城市民吃水用水,僅靠兩座中型水庫。

      隨著城市發展進程加快,資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季節性缺水“輪番來襲”,缺水已成為大竹民生之憂、發展之痛。

    清水池建設清水池建設

      經過多年的論證籌備,2022年,“引水入竹”水利工程啟動建設。

      工程從達州巴河、州河流域取水,經由輸水管網運送,一路南下,途經達川區、通川區、高新區三地最終抵達大竹,管線全長130.3公里。通水初期,工程預計為大竹送入用水3萬立方米/日。

      雖然工程難度頗高,管網沿途地形地勢復雜多變,但從啟動建設到通水運行僅用兩年多時間,達州段管網比預期提前13個月完工。

      為何能夠勢如破竹、效率驚人?

      因為“這是群眾的急難愁盼,是事關發展的關鍵掣肘”!市委書記邵革軍在多次專題調研中強調,這是一項必須完成、必須高效、不容有失的工程!

      缺水之困

      巴山南麓,巴河州河,奔流不息。但在不到100公里外的大竹縣,卻是另一番景象。

      大竹是內陸河源縣,境內沒有大江大河。與此同時,水資源開發利用率低。承載著城市飲用水源重任的兩座中型水庫,庫容量僅為5310、2112萬立方米,可謂是全縣的生命之水。

      2022年春節前夕,烏木灘水庫遇突發情況搶修,導致水位下降,庫容減少。另一座中型水庫也早已缺水。大竹相關部門只得四處尋水,全縣僅剩下一小型水庫——觀音洞水庫余有100萬立方米水量,而城區用水量卻為7萬立方米/日。

    配水管網挖掘鋪設現場配水管網挖掘鋪設現場

      在合家歡樂的春節,大竹只能緊急采用分時段、分片區供水。20多天后,春天的第一場雨落下,竹城才解了水困。提到停水,不少大竹市民直言,早就習慣了,屋里都備有桶、罐。

      降雨量不均,還導致大竹季節性缺水頻發。

      石河鎮新建村由三個村合并而成,約5000人,是鎮上的大村。今年夏季,新建村旱情較為嚴重。村黨委書記張定云說:“村干部組織運輸車輛,幫助村民四處找水,再送去各家各戶,但還是捉襟見肘。目前,全村正大力發展香椿產業,為了保苗,有的村民只能購買桶裝礦泉水澆地。”

      多年來,依托竹、苧麻等資源優勢,大竹產業發展欣欣向榮,但停水所帶來的種種不便與經濟損失令不少企業感到頭疼。

      大竹相關單位工作人員坦言,“每次遇到枯水期、用水高峰期,市民、企業來向我們反映時,我們很著急也很無奈,能找的能用的辦法都用盡了。”

      水成了美麗竹鄉的心病。僅靠當地有限的水資源已難以支撐大竹未來發展。

      北水南調

      必須從根源解決問題。“引水入竹”是最佳解決方案。

      解題方向有了,但從哪引、如何引卻困擾了大竹許久。

      相關單位起初的構想是從渠縣渠江引水。不過,由于管網需要穿越地勢險峻的華鎣山,施工難度大,建設成本高,方案由此擱置。第二個設想是從達州巴河引水,但兩地距離較遠,建設成本高昂,地方財政難以負擔。

      金埡機場動工建設帶來新契機。2019年,金埡機場供水工程啟動。同時,百節至大竹快速通道納入機場建設規劃。

      “百節鎮離大竹不遠。我們可以在城區向金埡機場供水管線基礎上延伸一條引水入竹管線,這意味著能夠充分借勢借力,有效降低成本。且沿途都是低丘,也降低了建設難度。”大竹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千載難逢的機遇。

    安裝管道安裝管道

      經過調查研究和充分論證,“引水入竹”供水方案出爐。方案實行北水南調,通過州河羅江口、巴河九節灘源水取水,由蓮花湖水廠處理后,通過輸水管網經斌郎、金埡、石板、百節、趙家,進入大竹縣。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高位推動下,竹鄉人民期盼已久的“引水入竹”項目從夢想照進現實。

      2021年7月29日,達州水務集團與大竹縣政府簽訂“引水入竹”框架協議,達州水務集團為承建方;

      2021年12月31日,市政府就“引水入竹”的路由方案召開專題會議,要求加快整體項目的推進實施;

      2022年8月16日,市委主要領導在大竹調研時指出,各級各相關部門要下定決心,千方百計把好事辦好,力爭該項工程按時按質建設、運行;

      2022年8月31日,項目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當天,開工建設的消息傳到了新建村,村民們喜極而泣,一直盼著這一天吶!

      勠力同心

      “引水入竹”工程共分兩段實施建設。其中,達州段由達州水務集團承建,大竹段由大竹縣盛潔城鄉供排水有限公司承建。

      達州水務集團規劃建設部副部長錢偉說道,“這是集團內部公認難度最大的一個工程,除管網距離長外,管網還穿越了城區、高鐵、國道、高速公路、河流、隧道、鄉鎮,沿線地形地貌極為復雜。”

      地下管網是城市的“毛細血管”,密布著強電、弱電、燃氣、排水等各類管網。

      輸水管網在鋪設時,首要原則是不能影響、破壞其他管網使用。錢偉坦言,“盡管工程是線性鋪設,但地下管網密集,想要快速安全推進,難度不小。”

      由此,施工團隊在總設計圖的基礎上,首次采取分段施工、多點位同步施工、逐步推進策略,根據管網實際、協調實際靈活推進施工方案。

      穿越在建的西達渝、成達萬兩條高鐵時,采取箱涵設計方案;穿越金河大道等未建城市干道時,以“確保基本同步,不能同步繞行”為原則通過;穿越銅缽河時,采取拱管建設方式,確保不影響河道生態環境;穿越主干道和高速路時,采用頂管技術,確保交通路況不受影響;穿越鄉鎮時,加快施工進度,盡可能減少對群眾生產生活影響……

      面對施工中的問題和難點,各參建單位和部門通過現場踏勘、專題會議等方式推動解決,工程得以“一氣呵成”完成。

      施工建設期間,大竹縣盛潔城鄉供排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梁毅感觸最深的是從上到下各個層面的通力協作。“達州、大竹均成立專項工作組,由市、縣兩級主要領導牽頭,各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工作組為我們排憂解難,基層干部做了大量解釋溝通工作,讓我們能專心施工建設。所到之處,常能聽到群眾的感謝和歡迎聲。這些支持、理解和奉獻為我們高質高效完成工程打下堅實基礎。”梁毅說。

      水潤竹鄉

      在上下齊心的不懈奮斗下,今年12月25日,工程正式調試運行。當第一股來自達城的清冽江水流進大竹清水池時,工程現場響起了熱烈掌聲。

      這一刻,是竹鄉兒女期盼多年的圓夢時刻!

      “引入入竹”除主體輸水管道工程外,還包括達州蓮花湖自來水廠、大竹東柳水廠清水池等配套工程。

      蓮花湖自來水廠預計于2025年全面完工,屆時水廠處理能力將提升至15萬立方米/日。可以預見,未來,“引水入竹”水源量將更加穩定,輸水量有望進一步提升。

      “引水入竹”工程也是大竹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的關鍵一環。

      城鄉供水一體化,是大竹基于鄉鎮水廠規模較小、設施設備老化嚴重等情況綜合研判得出的改革項目,項目總投資為8.49億元。

      當前,大竹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0%,預計在2025年投運。屆時,該縣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將達到90%以上,城鄉供水保障率將達到95%以上,還將逐步實現城鄉供水同網、同質、同價、同服務。

      “引水入竹”工程更是大竹水利事業一個嶄新的起點。

      當前,大竹正加快新建東柳新水廠、同心水廠、九龍水廠3座日供水能力萬噸以上的水廠。3座水廠建成后,大竹新增供水能力將達到15.2萬立方米/日。

      同時,該縣加快土地灘水庫建設,新建明灘水庫,擴建清灘子水庫等工程,形成互聯互通、多元補水的30萬畝大型灌區格局。

      此后年年,清流永續!“引水入竹”工程優化了大竹供水格局,構建起“多向涌流、內外匯聚”多水源保障體系,也將為大竹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水動力、新活力!(來源:大竹縣委宣傳部 羅丹 李夢真)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