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資訊|財經|時尚|藝術|娛樂|教育|站內導航
    達州

    新浪四川>達州 >正文

    快看!麻柳也能點外賣了......

    2023年12月13日 10:39 新浪四川城事 

      一提到點外賣,許多人首先想到打開美團、餓了么這些軟件,但在達州部分鄉鎮,外賣行業又多了一個叫“小鎮外賣”的平臺,它是一款專注于鄉鎮市場的外賣訂餐系統,簡單點說,在村里也可以點外賣了!

      創業送外賣

      為鄉友帶來便捷

      日前,達州部分鄉鎮的場鎮有一群“橘色”小哥穿梭在大街小巷和田間地頭,哪里有外賣代購、快遞代取、跑腿的需求,他們都會第一時間出現。

      據悉,“小鎮外賣”采用“平臺騎手專送+到店自取的模式”,在鄉鎮上打造30分鐘外賣生活圈,其外賣服務覆蓋了餐飲、超市、生鮮、鮮花、跑腿及代取代送等業務,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已加盟2000+個鄉鎮,涵蓋河南、山東、安徽、河北、云南、廣西和四川等多個省份。

      “我也是通過‘小鎮外賣’的宣傳活動,才進一步了解到這個行業,我妻子也經常在‘小鎮外賣’小程序里點外賣。”今年29歲的達川區亭子鎮“小鎮外賣”負責人張濤告訴記者,他之前在鎮上經營一家手機維修店,但由于生意不太好,準備不做了。他當時也想過,實在不行就出去打工。

      在張濤一籌莫展之時,他妻子了解到鎮上“小鎮外賣”的站長準備轉讓這個站點,經過與妻子一番商量后,他決定加盟接手這個站點,從事這個行業。

      “這個行業對我來說從沒有接觸過,也很有挑戰性,但重要的是可以在自己的家鄉工作,不用背井離鄉。”據張濤介紹,目前“小鎮外賣”在全國來說也是比較新奇的。他也愿意通過自己的努力給家鄉帶來外賣服務和跑腿服務,讓家鄉的人們也能享受到城市的便捷。

      張濤的團隊目前共有3個人,配送覆蓋范圍是方圓6公里。作為站長的他主要負責處理商家訂單和客戶投訴。若遇到訂單多的時候,他也會騎著電動車配送。

      據張濤介紹,“小鎮外賣”的經營模式跟美團和餓了么差不多,都是商家入駐平臺抽成。客戶可以通過微信和支付寶搜索“小鎮外賣”小程序,或者掃二維碼下單,如果客戶是在亭子鎮就選擇亭子鎮的“小鎮外賣”,并且是專人全職配送。

      今年24歲的大竹縣廟壩鎮“小鎮外賣”負責人王小偉告訴記者,他和妻子之前在外面打工的時看到過“小鎮外賣”,然后去鄭州了解了一下這個行業。他說,鄭州那邊都做得那么好,我們四川應該也可以做得好,于是他和妻子商量之后,便下定決心回老家做“小鎮外賣”。

      “剛開始確實不好做,那個時候家里面的人都不看好這個行業,說老家都是老年人居多,哪有那么多人點外賣嘛!”據王小偉介紹,他們是今年9月份正式開始營業的,目前就他和妻子兩個人在店里忙碌。

      “剛開始都快崩潰了,沒有多少商家入駐,很多人也不了解我們這個平臺,每天也沒有幾單配送業務。”王小偉發現,廟壩鎮確實老年人居多,但他覺得這些老年人需要他們。

      王小偉說,為這些老年人跑跑腿,配送一些蔬菜瓜果,雖說是一些小事情,但他們也要認真去做好。既然選擇了,就會堅持做下去,雖然目前平均每天只接到20多單業務,但是他覺得是值得的。

      村路不好走

      冒雨送餐被狗攆

      “我第一次跑腿配送的是給一位在村里的顧客購買燒烤等小吃,他家離鎮上大約有4公里路程,又加上是晚上。”張濤買好東西后就根據顧客備注的地名去配送,但由于村里很多地方的名字是“土名”,跟導航上顯示的不同,他找了很久也未找到顧客家,最后實在沒辦法了,他只能打電話給顧客加微信,讓顧客直接發定位才找到。

      為了確保以后能夠更快地完成配送任務,只要一有空,張濤便會騎著車到他們的配送覆蓋范圍內的許多地方去走上一遍,了解路線和地名。遇到比較難配送的路段,車沒辦法過去的時候,張濤和他的團隊也會選擇走路配送。

      “記得有一次,顧客晚上9點多下了一個外賣訂單,他那個地方也比較遠,從我們騎手app上看,顯示的是5.7公里,但是這個5.7公里是直線距離,實際上我們導航過去差不多差不多8公里了。”張濤回憶,村上有些道路不好走,并不是每一段都是公路,也有土路,加上當天夜里下著雨,路面很滑,又遇到信號不好,顧客的手機也一直打不通。

      無奈之下,張濤只好冒著雨挨家挨戶詢問,更離譜的是,當時村里還有兩條大黑狗一直追著他狂吠。他回憶:“別提了,真的是害怕極了。”在花了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找了十幾戶人家后,最終才找到顧客家,完成訂單。

      “還記得有天晚上11點半了,來了一個訂單,是送到隔壁的媽媽鎮。當時在想這么遠的路程,由于白天跑得多,擔心電動車沒有多少電去了怕跑不回來,但為了能及時給顧客送餐,還是開著電動車去了。”王小偉回憶說。

      因為已經很晚了,路又不好走,當時他妻子還不讓他去。王小偉便對妻子說:“我們這個服務行業,如果服務都不好的話,那誰還相信我們呢?”妻子見他這樣說,也就不好再說啥子,便給他戴好頭盔。

      “晚上12點多,一個人走夜路,總感覺陰森森的,真的是害怕,也不敢往后看,硬著頭皮,一路狂奔。將外賣送到顧客手里后,我就抽了根煙,給自己壯壯膽,然后就開車往回走。”據王小偉回憶,回來的路上,電動車沒電了。“那個時候說不怕是假的,我就給妻子打電話,讓她過來接我,然后我就推著車慢慢往前走。”

      “雖然在外打工會掙得多一點,但是兩個人在家鄉一起創業,就算少賺一點,我也覺得無所謂,只要過得開心就滿足了。”王小偉說。

      “跑腿服務”

      為游子代盡一份孝心

      據悉,目前達川區的亭子鎮、石橋鎮,東部經開區的麻柳鎮,通川區的蒲家鎮,宣漢縣的胡家鎮、普光鎮、雙河鎮、土黃鎮、樊噲鎮、渡口鄉、三墩土家族鄉,以及萬源市的白沙鎮,大竹縣的石河鎮、廟壩鎮和開江縣的任市鎮等都已有了“小鎮外賣”平臺。

      “我覺得在鄉鎮做這個行業是一個很好的趨勢。”張濤認為,“小鎮外賣”會讓鄉鎮的商家與顧客之間連接更加緊密,不僅為商家打開了新的銷路,也為顧客帶來了生活的便捷。

      “從我接手第一天的8單,到目前平均每天40單左右。”由于還有很多用戶不知道有“小鎮外賣”和部分商家也不了解,張濤目前的工作重心是宣傳引流和加快全鎮商家入駐。

      除了點餐外賣,張濤和他的團隊還負責快遞代取、跑腿代購等便民服務,讓更多的群眾體驗和享受到生活的便利。

      有遠在千里之外的子女,通過“小鎮外賣”平臺下單,為農村的父母購買牛奶等吃的,以及生活用品。接到訂單后,外賣小哥會根據顧客的備注到店里去代買,并送到家中,為在外務工的子女代盡一份孝心。

      “平均每單能賺幾元錢,配送距離較遠的話,一單能賺十幾元。”張濤介紹,他們是根據配送距離和代買或者代送的物品價格,以及物品重量來計算收費的。

      張濤說,外賣小哥的收入是底薪加提成,但由于目前他們才做不到一個月,還未發第一個月的工資。但他相信,只要努力把工作做好,收入應該不會比城市里的外賣小哥差太多。

      村民坐在家里,甚至在田間地頭、項目工地,只要動動手指,外賣都能送到身邊,簡直不要太方便。(來源:麻柳鎮人民政府)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