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資訊|財經|時尚|藝術|娛樂|教育|站內導航
    達州

    新浪四川>達州 >正文

    四川宣漢:鋰鉀資源開發取得重大中試成果,有望打造全國首個海相鉀肥綜合資源基地

    2023年06月19日 11:02 新浪四川城事 

      6月16日,四川恒成鉀鹽科技有限公司鋰鉀資源勘探及中試成果發布會在達州市舉行,現場發布了中試裝置及優質產品、技術創新和路線驗證、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等多項鋰鉀資源溶采中試和生產工藝中試的成果,為“萬達開天然氣鋰鉀綜合利用集聚區”和全國首個百萬噸級海相鉀肥基地規劃建設提供了堅實支撐。

    大會現場大會現場

      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綿平在會上表示,經過溶采中試和提取中試項目研究,宣漢已形成了鉀鹽資源開采提取的有效利用工藝技術,現在需要有關部門協同完成針對深部固、液相鉀鹽勘探評價規范指標,以提供可供開發的詳查資源量,方可進入工業化開采階段。以此為基礎,宣漢有望建成國內首條以深部海相鉀鹽為原料的氯化鉀生產線,引領國內深部鉀鹽資源開發,成為全國首個海相鉀肥綜合資源基地。

      據了解,2016年,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在宣漢首次發現新型雜鹵石鉀鹽礦。嗣后,與恒成鉀鹽公司等有關單位,估算新型雜鹵石鉀鹽礦氯化鉀資源量7億噸以上,深部同層系富鉀鋰鹵水潛在資源約21億立方,折算氯化鋰240萬噸、氯化鉀5600萬噸、溴素290萬噸等。鋰鉀資源開發中試成果屬于國內首創,試驗通過向恒成1井注入淡水溶解地下新型雜鹵石鉀鹽礦,在地層壓力的作用下,天然富鋰鉀鹵水不斷涌出與溶礦富鉀鹵水混合并被帶出到地面,實現了固體新型雜鹵石鉀鹽礦和液體天然富鋰鉀鹵水的混合開采。

    專家發言專家發言

      據國內首家實施深部鋰鉀資源開發的企業——四川恒成鉀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從南介紹,此次發布的中試成果是公司深耕鋰鉀領域的階段性成績。多年來,為發掘宣漢的鋰鉀資源,公司累計投資約3億元,完成了資源勘探,2019年該公司又投資3000多萬元開展鋰鉀資源溶采中試和生產工藝中試兩個試驗,優化設計合適的工藝路線和方法,解決了從資源溶采、分離、提取到三廢處理的系統性工程技術難題。

      王從南還表示,接下來,企業計劃投資6000萬元繼續實施探采結合井等工程建設,與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合作,開展“新型雜鹵石鉀鹽礦”綠色高效溶采技術與工程化示范研究,打造川東北普光地區海相鉀鹽基地國家品牌。同時,該企業還將分兩期建設可實現產值30億元、利稅8億元,解決當地就業約千人的富鉀巖鹽制10萬噸/年氯化鉀及鹵水綜合利用項目。

    現場參觀現場參觀

      作為建設“萬達開天然氣鋰鉀綜合利用集聚區”的主戰場,這些年,宣漢縣積極對標達州市“3+3+N”產業布局對宣漢的發展定位,依托天然氣、鋰鉀資源優勢,主導發展能源化工、新材料綠色低碳優勢產業,攻堅平臺支撐,強化科技賦能,大力開展集群招商、鏈條招商,加大對鋰鉀資源的高效、綠色、規模化的開發利用。兩年來,共簽約工業項目45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40個。浙江正凱、江西贛鋒、廣東美聯、四川金海馬4個“百億級”制造業項目成功簽約落地,計劃總投資539億元。正達凱先進智造產業園、鋰鉀綜合開發進入全省100個重點推進項目。2022年,“兩大主導產業”實現產值342.4億元,比2020年增加165.5億元、增長93.6%。

      “我們將努力實現2025年百億產值企業超6家、工業產值再翻番的目標,實質推動‘資源產出地’向‘產業崛起地’躍升,打開建設‘萬達開天然氣鋰鉀綜合利用集聚區’新局面!”宣漢縣委副書記、縣長陳軍擲地有聲地說。 (來源:宣漢縣委宣傳部 張平 周浩瀚)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