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資訊|財經|時尚|藝術|運動|娛樂|汽車|教育|站內導航
    達州

    新浪四川>達州>區縣>正文

    達川:邁出建設川東北經濟強區鏗鏘步伐

    2019年07月12日 09:39 四川日報 
    達川商貿物流園區鳥瞰。 胡小倩 攝達川商貿物流園區鳥瞰。 胡小倩 攝
    達川區河市鎮鄉村生態旅游園區成都山玫瑰谷,漫山遍野的各色玫瑰花競相開放,引來四方游客。牟川 攝達川區河市鎮鄉村生態旅游園區成都山玫瑰谷,漫山遍野的各色玫瑰花競相開放,引來四方游客。牟川 攝
    達川區馬家鎮肖家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 楊輝 攝達川區馬家鎮肖家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 楊輝 攝
    達川區百節馬家烏梅特色現代農業產業園。(達川區委宣傳部供圖)達川區百節馬家烏梅特色現代農業產業園。(達川區委宣傳部供圖)

      5月中旬,“2019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在重慶市開幕。會上,達州市達川區舉行“6+3”產業投資推介會暨合作項目簽約儀式,現場簽約項目5個,投資總額超過30億元。

      “達川區位優越、交通便捷、基礎扎實、產業配套,發展潛力大,是一個理想的投資目的地?!庇媱澰谶_川區投資15億元建設達州航空科技產業基地的北京華力創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梁文軍說。

      2018年,達川區經濟總量達到221.6億元,同比增長8.4%;地方公共財政收入達到14.7億元,同比增長11.1%,連續5年實現兩位數增長。近年來,達川區依托地處川渝陜結合部的區位優勢和區域內自然資源等方面優勢,積極搶抓發展機遇,通過加大園區建設力度、促進城鄉同步協調發展和深化改革釋放創新活力,夯實了縣域經濟發展基礎,邁出建設川東北經濟強區的鏗鏘步伐。□宋卓霖 陳小平

      建設產業園區 打造增長引擎

      園區產業化、產業聚集化,做大做強產業園區是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有效舉措。

      由于歷史原因,達川區的產業園區發展曾面臨著基礎差、起步晚等不利因素。對此,達川區不等不靠,科學規劃布局,短短幾年就形成了以商貿物流園區、秦巴物流園區和空港新區三大新興產業園區為主的園區經濟。2018年,僅商貿物流園區就實現銷售收入160億元,創稅達5.5億元。

      去年,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提出實施“一干多支”發展戰略,支持包括達州在內的7個區域中心城市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達州市委四屆七次全會提出加快實現“兩個定位”、奮力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的目標。作為達州市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的參與者、建設者和直接受益者,達川區積極順應發展大勢,搶抓發展機遇,明確提出要勇當達州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排頭兵。結合達州市第二工業園區落戶達川的實際,達川區再一次將產業園區建設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提出了打造以達州市第二工業園區、空港新區、達川商貿物流園區、秦巴物流園區、九嶺罐子花椒產業園區、三里坪巴文化產業園區等為主的九個現代工業、農業、文化產業園區的目標,重點培育發展現代冶金、新材料、能源化工、電子信息、綠色包裝、現代物流、農產品加工、汽車銷售、家居建材、鄉村旅游、城市旅游等產業。

      目前,隨著一個個項目的加速建設,一批批企業的入駐投產,一座座現代產業園區就像大型孵化器,助力達川區經濟發展。

      特別是依托達州市第二工業園區和空港新區兩個現代工業園區,以能源化工、現代冶金為主的2個500億級產業集群和以電子信息、智能裝備制造、農產品加工、新材料、建筑建材為主的5個百億元級產業集群已蓄勢待發,成為推動達川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突出城鄉同步 推動協調發展

      林立的高樓、寬闊的道路、耀眼的霓虹、繁華的街區……很難想象,今日的達川城區原來只是與達州城區一河之隔的一個小鎮。

      目前,達川城區幅員30平方公里,人口逾30萬。經過近年的發展,達川區雖然實現了由“鎮”到城的蛻變,但功能不齊、品位不高、拉不開骨架等結構性問題仍然突出。近年來,達川區一手抓城市空間的拓展,一手抓城市品質的提升,使城區面貌日新月異。

      省內第一家鋼琴博物館,標準足球場、近水步道……隨著休閑文化體育公園和南壩尖島公園的加緊建設,達川城區沒有大型主題公園和綠地的歷史將終結,不僅城區居民的生活品質大幅提升,城市建設大氣、美麗宜居的獨特氣質也將展露出來。

      而小河嘴歡樂海洋新天地城市旅游綜合體、巴文化博物館、巴文化廣場等一批重點公益性工程建成之后,將成為達川城市建設的亮麗名片。

      城區拓空間、提品質,廣袤的鄉村也在發生著變化。

      總人口122萬,農村人口占80%,達川區不僅是達州市主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一個有著52個鄉鎮(街道)的人口大區、農業大區。

      近年來,達川區在抓好城市建設的同時,通過大力實施“城鎮興區”戰略,圍繞城鎮發展修建萬余公里產業路和農村公路,形成了“一小時經濟圈”。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投資6億元建設石峽子水庫,并啟動實施“長藤結瓜”蓄水工程、田間渠系灌溉工程,新增有效灌面達5.13萬畝。突出產業引領,支持鄉鎮結合實際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基礎支撐。

      石橋鎮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河市鎮入選50個全國最美特色小城鎮,麻柳鎮入選全省首批百鎮建設行動試點鎮,百節鎮成功創建為全省第二批特色小城鎮并同趙家鎮一起入選全省新一輪百鎮建設行動試點鎮,萬家鎮入選全省鄉村振興規劃試點鎮。一大批蓬勃發展的特色鄉鎮已成為達川區推動縣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深化改革舉措 釋放發展活力

      改革財政資金分配模式,通過大力實施按照人口、距離等要素科學分配財政資金的“財政因素分配法”,激活鄉鎮經濟社會發展一池春水;依托互聯網整合行政審批部門資源,建立社會救助大平臺,實現區級行政許可及公共服務事項全程網上辦理,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探索實施“315”群眾工作法,化解信訪難題,使信訪問題在法律框架下得到妥善解決。

      近年來,達川區結合自身實際不斷深化改革舉措,創新推進改革開放,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釋放出強大的發展活力,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思想越解放,改革越深入,發展勁頭越足。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行政管理體制、國資國企、財稅金融、農業農村等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的推進,營商環境的進一步優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氛圍的形成,達川區將進一步解放思想,不斷順應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趨勢,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和成渝城市群建設,從而推動產業、資本、人才匯聚,形成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

      花開蝶自來。僅去年,達川區先后與省內外企業簽約3000萬元以上項目15個,其中5億元以上項目9個、“6+3”重點產業項目11個,實現簽約資金達156億元。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