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防控織密水稻種養 “安全網” 賦能達川生態農業提質增效
當稻田成為 “生態考場”,如何讓水稻與魚蝦共生共榮?達川區給出了綠色答案。在稻鴨、稻魚、稻蝦等共育區,當地全面推廣水稻病蟲全程綠色防控技術,既為糧食生產系緊 “安全帶”,更讓種養業在綠色賽道上跑出高質高效 “加速度”。

在達川區明月江街道太平村,農沄達州農業有限公司承包的600多畝稻蝦共育區,一場水稻病蟲害防治“綠色戰役”正在進行。
4月上旬,達川區植保站工作人員在田間安裝了遠程昆蟲性誘測報儀。通過手機App和電腦終端平臺,工作人員遠程實時監測害蟲成蟲發生情況,為后期綠色防控指導提供精準依據。5月上旬,工作人員根據監測數據分析,在稻蝦種養區的水稻田指導安裝了100余臺新型飛蛾誘捕器和2臺害蟲交配干擾噴霧智能釋放器,為稻蝦區全域構建起綠色蟲害防控網絡。
農沄達州農業有限公司技術員 王棚橙:在田間安裝綠色防控裝置,提前進行病蟲害防控,可以減少農藥使用,對于我們稻田蝦生長也很有利,實現了綠色、環保的種養殖發展。“稻田+”模式是促進稻田綜合種養、提升種養效益的生態循環農業模式。
針對水稻二化螟等常見稻田害蟲,達川區根據種養業特點及害蟲發生規律,將防治關口前移至成蟲發生期,推廣應用害蟲智能化監測、性信息素群集誘殺和迷向干擾、太陽能殺蟲燈誘殺等物理化誘控技術,科學有效開展種養殖區害蟲綠色防控。
達川區植保植檢站推廣研究員 曾偉:我們重點推廣應用昆蟲性信息素交配干擾、群集誘殺和燈光誘殺防控措施來防治越冬代二化螟成蟲,減輕一代二化螟的發生危害,做到害蟲監測智能化、防控綠色化,確保種植業和養殖業生產安全、種養效益雙提升。
目前,達川區已在明月江街道、趙家、雙廟等地3000畝稻田綜合種養示范基地推廣水稻病蟲綠色防控技術。通過科技賦能現代農業生產,有效控制害蟲發生數量,確保水稻生長態勢良好,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來源:達州融媒)
猜你喜歡
- 大竹縣烏木鎮廣子村將舉辦抓小龍蝦比賽
- 評論() | 分享06月03號 14:45
- 正在報名! “田城村K”等你來挑戰→
- 評論() | 分享06月03號 14:43
- 大竹縣竹纏繞管道生產項目、竹漿紙全產業鏈項目 驚艷亮相投資四川
- 評論() | 分享06月03號 14:41
- 吳燕帶隊督導交通重點項目建設
- 評論() | 分享06月03號 14:41
- 王晴帶隊赴開江督導檢查安全生產工作
- 評論() | 分享06月03號 14:38
- 農忙正當時 田野畫卷新——宣漢全力推進“三夏”生產工作
- 評論() | 分享06月03號 12:22
- 粽香傳文脈 詩韻話端午——元稹讀書薈第十八場活動在宣漢舉行
- 評論() | 分享05月31號 08:29
- 粽情端午 溫暖社區——達川區翠屏街道新橋社區開展端午節主題活動
- 評論() | 分享05月30號 17:22
- 通川區西城街道巴鳳社區開展“敲開一扇門 鄰里變家人”粽情端午主
- 評論() | 分享05月30號 17:17
- 樹立法治意識 書寫精彩人生——四川省達州中學順利開展未成年人防
- 評論() | 分享05月30號 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