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隱形威脅”:寄生蟲從未走遠
近兩個月,達州市渠縣人民醫院檢驗科接連檢出三位寄生蟲感染患者——這并非個例,而是在提醒我們:寄生蟲感染從不是“遙遠的故事”,它可能就潛伏在日常細節里。
62歲的男性患者被上消化道出血困擾一年多,今年四月因胸悶、胸痛入院,糞便常規檢查不僅隱血陽性,還發現了鉤蟲卵;94歲男性因劍突下持續隱痛就診(進食后疼痛緩解),糞便檢查檢出糞類圓線蟲;56歲女性突發頭痛伴頭昏,住院后通過糞便常規查到了肝吸蟲卵。這些案例真切說明:寄生蟲帶來的健康風險,值得我們高度警惕。
一、常見寄生蟲大揭秘
1.食源性寄生蟲:肝吸蟲(華支睪吸蟲)
成蟲形如葵花籽,蟲卵需借顯微鏡才能觀察。人感染多因吃了含囊蚴的淡水魚生,或未煮熟的淡水魚蝦;此外,被污染的砧板、刀具、碗碟,甚至飲用水,也可能成為感染媒介。
2.土源性寄生蟲:蛔蟲、鞭蟲、鉤蟲、蟯蟲
這類寄生蟲無需中間宿主即可傳播:蛔蟲、鞭蟲、鉤蟲的蟲卵或幼蟲在土壤中發育至感染期后,能直接侵入人體;蟯蟲雖不用在土壤中發育,但生活史、傳播途徑、診斷與治療方式和前三者相近,故也歸入此類。
3.弓形蟲(剛地弓形蟲)
貓科動物是其終末宿主——弓形蟲能在貓體內完成有性繁殖,卵囊隨貓糞便排出后便具有感染性,因此貓是主要傳染源。多數健康人感染后無癥狀,部分人會出現低熱、頭痛、淺表淋巴結腫大;孕婦感染風險更高:妊娠早中期可能引發流產、死胎、畸形,晚期可能導致早產,新生兒還可能在出生數月至數年后出現腦積水、腦膜腦炎、視力障礙、癲癇等問題。
二、日常做好5點,遠離寄生蟲威脅
1. 守好個人衛生關:飯前便后務必洗手,不吸吮手指,減少寄生蟲“經手入口”的機會。
2. 把住飲食安全線:不喝生水,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魚、肉、蝦、蟹,避免食源性寄生蟲找上門。
3. 清潔瓜果蔬菜:生吃瓜果或部分蔬菜時,一定要徹底清洗,不給“蟲從口入”留縫隙。
4. 做好個人防護:避免暴露皮膚接觸可能含鉤蟲、血吸蟲等蚴蟲的水或土壤。
5. 關注寵物健康:不與寵物過度親密接觸,定期給寵物清潔、驅蟲,降低寵物攜帶寄生蟲的傳播風險。
寄生蟲感染其實可防可控——只要在生活中做好這些預防措施,就能有效遠離這些“隱形威脅”,守護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來源:渠縣人民醫院)
猜你喜歡
- 達州運動員謝紫靖 全運會奪金!
- 評論() | 分享08月12號 12:55
- 渠縣人民醫院:白衣執甲暖人心 一紙感謝話恩情
- 評論() | 分享08月12號 11:36
- 達州達川:工業引擎全速轉動 發展活力持續迸發
- 評論() | 分享08月12號 11:31
- 致全市家長和同學們的反詐倡議書
- 評論() | 分享08月12號 11:27
- 正式簽約!通川打造“信息化+就業創業”服務新模式
- 評論() | 分享08月12號 11:00
- 中國農業銀行員工暖心午餐“救了”低血糖客戶李女士
- 評論() | 分享08月11號 12:04
- 巴山大峽谷創5A升級在即 36項改造全面完工 8月底嶄新亮相
- 評論() | 分享08月11號 12:00
- 共繪宜居家園新藍圖!通川區中心城區朝陽街道四合頭片區動遷大會
- 評論() | 分享08月11號 09:22
- 達川首批青年驛站上線啦!速來Pick你的“求職第一站”
- 評論() | 分享08月11號 09:16
- 達州小伙高久尚 成都世運會武術賽場奪金
- 評論() | 分享08月11號 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