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動農民 “葡”寫新“文” 農業銀行四川達州宣漢支行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紀實
“來,嘗嘗這葡萄,可甜了。”近段時間來,盡管“秋老虎”讓位于大巴山南麓的四川達州市宣漢縣炙熱如烤,但這對“宣漢縣君東種植家庭農場”建在君塘鎮君壩村三組的17畝大棚葡萄卻是利好。因為充足的陽光讓葡萄更加甜潤可口,引來了許多喜歡采摘游樂的城市消費者。

臨近正午時,家庭農場管理人員王大爺并沒有“撤離”,而是值守在葡萄園外的臨時售賣點,忙碌著向游客售賣新鮮的葡萄。無意間,見著農業銀行宣漢縣支行營業部主任兼客戶經理黃巧玲帶著一位工作人員,驅車前來回訪金融服務的情況,便熱情地取出一掛剛摘的葡萄,要她倆嘗嘗鮮。
“甜,很好吃!”這時,一位前來采摘的中年男子,從王大爺持在手中的那串葡萄中摘取一顆狀若琥珀的果子,扔進了嘴里,一邊咀嚼,一邊夸贊道。王大爺的臉上頓時綻出了笑容,說:“好吃吧。”繼而,他點了一下身后斜坡下的葡萄園,指引道:“你自己去下面摘,待會兒來這里稱秤。”
“葡萄大豐收了,能賣個好價錢。”黃巧玲見著這情景十分高興,農業銀行普惠貸款結出的碩果讓她的內心里有了成就感。王大爺點了點頭:“嗯,豐收了。這多虧農業銀行的貸款支持,謝謝你們啦。”
據了解,2021年3月,宣漢縣全面實施文旅靚縣戰略,憑借距達州市中心城區、宣漢縣城均僅有20分鐘車程的區位優勢和青山蔥蔥、溪水潺潺的自然資源優勢,君塘鎮君壩村開啟了推進“農旅”融合發展鄉村旅游示范區建設的新征程。
作為該村黨支部書記的王東,籌集了50萬元資金,在村里成了“宣漢縣君東種植家庭農場”,發揮自己早前種植水果積累的經驗,流轉本村三組、五組的160畝土地,率先吃起了種植火龍果、葡萄等發展綠色產業的“螃蟹”。
“種植水果,是想讓自然資源產生經濟價值,讓青山綠水更加有味道。”王東說。唯有如此,村里才能實現“農旅”融合發展目標,讓青山綠水給村民帶來福祉。
然而,建好20畝大棚火龍果種植基地后,原計劃用140畝土地來發展葡萄種植的夢想卻因資金不足暫時擱淺了,他心里很是著急。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得知農業銀行有服務鄉村振興的普惠貸款,于是便提出了100萬元的信貸申請。

沒想,提交申請的當天,農業銀行宣漢縣支行負責普惠金融業務的兩名客戶經理魯軍、曹興海就走進了君壩村,對王東的家庭農場開展了信貸調查,并得出了結論:可以貸款100萬元,支持“宣漢縣君東種植家庭農場”發展大棚葡萄種植。
“那天是3月24日!”王東對首次獲得農業銀行貸款批準的日子記得特別清楚。他介紹說,他所獲得的貸款期限是三年,很符合葡萄種植三年掛果進入收獲期的農業生產周期規律,這為他種植葡萄,聯動發展鄉村采摘旅游,實現“農旅”融合發展留足了時間。
有了農業銀行的貸款支持,他建立起了葡萄種植大棚,并配套建了生產用水管排系統,還聘了農業技術指導專家,也逐步建立起了葡萄果品的采摘、分揀、包裝以及銷售渠道等,實現了“葡萄種植+”模式的新型鄉村產業發展目標。
采訪得知,在金融助力宣漢縣打贏“脫貧攻堅戰”后,農業銀行宣漢縣支行圍繞鄉村果蔬、畜禽等及時轉入支持鄉村振興,探索金融服務鄉村“農旅”融合發展的路徑,以普惠金融新產品和新服務為抓手,發放普惠貸款,助推了該縣“種植+”、“養殖+”模式的鄉村新型“農旅”融合發展,讓青山綠水既展現出了視覺上的美,更增添了味覺上的“甜”,還賦予了美麗鄉村文化內涵。
統計顯示,截至8月19日,該行發放的普惠貸款余額達到了8.7億元、“三農”貸款余額達到了 7.56 億元、農戶貸款余額達到了7.54億元,匯聚成為了當地鄉村振興中的有效金融助推力。(來源:農業銀行達州分行 鄭年孝 劉淋)
猜你喜歡
- 引客入達|訪“巴山畫屏 紅城萬源” 陜西客人組團觀光
- 評論() | 分享08月19號 14:32
- 達川區翠屏街道石家灣社區“大黨委”點亮居民回家路,溫暖民心
- 評論() | 分享08月19號 14:29
- 達州大竹:“稻種”變“金種” 好一幅田野“豐”景圖
- 評論() | 分享08月19號 14:10
- 貴州礦山救援隊伍來達交流學習 共促礦山救援能力提升
- 評論() | 分享08月19號 09:31
- 全國生態日|三山兩水處 生機正盎然——探尋渠縣生態工程的“綠色
- 評論() | 分享08月19號 09:31
- 鄉村振興氣象新丨盡享甜“獼”!通川百畝獼猴桃成熟上市
- 評論() | 分享08月16號 09:53
- 達州市加快推進因災倒損住房恢復重建工作
- 評論() | 分享08月16號 09:51
- 達州市渠縣:分片收割 確保顆粒歸倉
- 評論() | 分享08月16號 09:45
- 走好鄉村振興路 | 全省齊聚達川 共謀水稻產業新篇章
- 評論() | 分享08月16號 09:44
- 豐收喜悅,央媒關注麻柳鎮喜開鐮
- 評論() | 分享08月16號 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