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資訊|財經|時尚|藝術|娛樂|教育|站內導航
    達州

    新浪四川>達州 >正文

    渠縣人民醫院“三伏貼”開啟預約啦

    2024年07月15日 11:05 新浪四川城事 

      烈日三伏下,冬病夏治忙。三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季節,說到三伏天就會想到三伏貼。冬病夏治,稱熱打“貼”。虛寒性體質的你,怕冷、經常過敏、發炎、胃疼,一受涼還容易感冒咳嗽嗎?如果不想病懨懨地度過秋冬,就趁三伏天貼“三伏貼”,“冬病夏治”要趕早哦!

      2024年三伏貼最佳時間

      初 伏:7月15日—7月24日

      中 伏:7月25日—8月03日

      中伏加強:8月04日—8月13日

      末 伏:8月14日—8月23日

      末伏加強:8月24日—8月29日

      什么是三伏貼?

      從農歷小暑至立秋的這段時間,俗稱“伏夏”,有初伏、二伏、三伏。“三伏貼”, 又名天灸,是一種冬病夏治的穴位貼敷方法,在全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即人體內陽氣最為充沛的時機,用溫經散寒、補虛助陽的中藥制成藥餅,通過辨證分析后,選擇相應的穴位進行貼敷調理,對于體寒體虛、風寒濕型疼痛人群及慢性疾病有良好的療效,可以預防和減少慢性疾病的發作,增強機體的抵抗力。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就是在冬天易發的病,易發人群多為虛寒性體質。“夏治”就是在三伏天或夏至至秋分的階段,利用夏季氣溫高,在一年中最熱的時間內將中藥敷貼在特定穴位上,用以治療秋冬發作的疾病。冬病夏治是傳統中醫按照自然界變化對人體的影響,推算出氣血運行在每個節氣的變化,并運用中醫的各種治療手段進行施治,以達到扶正固本的目的。

      三伏貼的注意事項

      1。夏養三伏,一般3年為一療程,最好每年都按時貼,療效才更為顯著。

      2。天灸期間要戒食易化膿食物,如芋頭、牛肉、花生等,以及戒食魚、蝦等易致敏食物,如果出現皮膚過敏者,可涂抗過敏藥膏,必要時去醫院就診。貼藥時要注意少吃花椒、狗肉、羊肉等辛燥之品;忌大量進食寒涼之品。

      3。每伏各貼敷1次,每次貼敷一般時間間隔7—10天。成人一般每次貼敷時間為4—8小時,兒童為2—4小時。可根據個體差異適當延長,如果貼敷部位出現癢、疼應減少貼敷時間及停止貼敷。兒童應根據耐受程度而定,一般15分鐘內感覺貼藥穴位或部位局部有輕微燒灼感為宜。若貼藥后患兒哭鬧不止應隨時查看貼敷處皮膚情況,如出現潮紅、刺癢難忍、灼熱、疼痛感覺時應及時揭除,貼藥反應不明顯可延長貼藥時間,貼敷后予溫毛巾輕抹除去藥跡,禁止抓撓。貼敷前洗澡清潔皮膚;貼敷期間避風、寒、濕,少用空調、電扇,避免電扇直吹或在溫度過低的空調房久待;貼敷當日不宜游泳和洗冷水澡,以防傷正氣影響療效;發泡后第一天建議不洗澡,兩天后可以淋浴沖洗,不要揉搓,以免破損,不宜用肥皂、搓背等,不能用冷水洗澡,忌搓洗局部,淋浴后用毛巾輕輕吸干穴位上的水。

      4。另外,孕婦、月經期量大者忌貼敷;3歲以下兒童、對膠布過敏者慎用。“三伏貼”無須都擠在三伏第一天,只要每次貼敷間隔十天即可。

      三伏貼咨詢電話:0818-7222712

      ( 來源:渠縣人民醫院 余雪焦)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