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竹:做好“水文章” 潤澤千萬家
日前,農民日報以《做好“水文章” 潤澤千萬家》為題報道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將“生命之水”高質量配置確立為“五件關鍵大事”之首,解決飲水難。以下是報道全文:

5月,四川省大竹縣烏木灘水庫寬闊水面泛起層層漣漪。岸邊,烏木灘水庫大壩的路面平整,兩側的溢洪道放水閘、烏木灘水庫樞紐工程管理中心已完成建設。
大竹縣烏木灘水庫正常庫容4310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9.59萬畝,同時承擔縣城和周邊鄉鎮30余萬人供水任務。烏木灘水庫管理所黨支部書記、所長童佩航介紹,即使加上龍潭中型水庫以及在建設的土地灘中型水庫,供水量依然難以滿足城市遠期發展所需。
大竹縣作為川東地區融入重慶都市圈的“橋頭堡”,多年來,隨著城市發展,人口不斷增加,水源問題影響了大竹縣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如何更加科學有效地“開源節流”、解決缺水難題,一直是大竹縣的頭等大事。
為此,大竹縣將“生命之水”高質量配置確立為大竹縣“五件關鍵大事”之首,要求以“暢通源頭活水、力保生活用水、全域科學配水”為總體思路,推動“生命之水”高質量配置由藍圖變為實景。
縣外引水 充足“水動力”夯實發展根基
大竹縣屬典型的內陸河源縣,僅有東柳河、銅缽河、東河、黃灘河(西河)4條小河及7條小溪,可利用水資源主要為地表水資源、地下水資源及現有水利設施供水,除淺層地下水外都決定于降雨,未見豐富的地下水含水層。
境內無大江大河,要破解“水”瓶頸,外引量大、質高的活水就成了關鍵。2019年,抓住規劃建設百節至大竹快速通道的契機,大竹縣提出了“引水入竹”市縣統籌供水方案。“引水入竹”即為達州、大竹統一引水(清水)的方案。通過在州河羅江口、巴河九節灘進行原水取水,經達州蓮花湖水廠進行水處理,然后再往大竹進行清水供給。
在“引水入竹”項目大竹段施工現場,直徑1米的管道排列在沿公路路基延伸的溝槽中,工人正忙著進行回填工作。據悉,該項目大竹段的節點性工程清水池建設已經全面完成,加壓泵站主體工程也已經完工,預計6月底完成設備安裝;管道安裝焊接已完成26公里,地貌恢復工作也正穩步推進。接下來,將按照施工進度計劃,明確目標任務和時間節點,力爭項目主體工程在今年6月底基本完成。
與此同時,大竹縣還提出要搶抓川東北渝東北一體化水資源配置機遇,謀劃“渠江引流”,再造一個“引水入竹”工程。同時,推進重大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形成東柳新水廠供水、土地灘水庫蓄水、龍潭水庫備水“三水”保竹城的充沛用水新格局。
隨著“引水入竹”項目順利推進,預計到2025年,大竹縣將新增供水能力5萬立方米/日,2030年新增供水能力10萬立方米/日,使大竹城鄉群眾與達州中心城區共享高質量、安全、衛生的供水服務,提升群眾對惠民利民政策的滿意度與獲得感。
科學供水 水源頭到水龍頭“全鏈”守護
在大竹縣村鎮全域供水建設項目同心水廠工程建設現場,大型機械設備轟鳴運轉,工人們頭戴安全帽,正緊張有序地忙碌著。項目預計2025年1月主體竣工,建成后,每日可處理水4萬立方米,管道將覆蓋周家鎮、八渡鄉、高明鎮等7個鄉鎮。屆時,鄉鎮水廠規模較小、設計標準低、設施設備老化等問題將得到解決。
大竹縣村鎮全域供水建設項目,以城鄉供水一體化為目標,規劃以烏木灘、龍潭、九龍、同心橋4座骨干水庫為水源保障,結合“引水入竹”工程,新建東柳新水廠、同心水廠、九龍水廠3座日供水能力萬噸以上的大水廠;利用已建成的西城水廠管網向村鎮延伸,鋪設多條供水管線,新建大水廠與原有供水工程聯網配套運行,供水管網覆蓋全縣所有鄉鎮;配套建設供水保障中心和智慧供水平臺。整個項目計劃于2025年全面建成投運。
該項目實施后,全縣城鄉供水一體化基本實現,智慧供水平臺基本建成,實現供水業務決策智慧化、控制智能化、數據資源化、管理精準化,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0%以上,城鄉供水保障率達到95%以上,自來水水質合格率達到100%。城鄉供水能力和供水安全性得到全面提升,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實的供水保障。
不僅如此,大竹縣還連通起烏木灘、龍潭、同心橋水庫,加快土地灘水庫建設,新建明灘水庫,擴建清灘子水庫,提升蓄水能力,進一步完善大竹縣水網布局,實現從中型灌區到大型灌區的跨越,完善渠系配套功能分區,重點注意枯水期的用水保障。
生態治水 多措并舉潤澤縣域民生
在大竹縣東湖公園河庫連通工程出水口,一汪清水正緩緩涌出,流至東湖水庫。該項目將對保護與修復區域內河湖水系生態環境及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大竹縣東湖公園河庫連通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75%。其中,烏木灘水庫至東湖水庫段管道已鋪設完畢,每天向東湖水庫補水約2萬立方米,實現了為護城河補水的功能,解決了生態流量不足的問題,預計在今年6月底全部貫通。”大竹縣竹湖水務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李自文介紹。
大竹縣通過前瞻規劃、科學調度,完整、準確、全面開展全流域治理工程,加強水庫、河流、湖泊和堰塘的整治和保護;構筑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建成各類水情監測站點300余座,建設智慧化水旱災害監測預警平臺和以流域為單元的洪水預報調度一體化系統,推動水旱災害防御從“人防”向“智防”轉型。
此外,大竹縣投資1800余萬元進行智慧水務平臺建設。計劃通過整合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化技術,建立起一個從水源管理、水廠生產到管網監測維護的可視化智慧水務綜合管理平臺,從而達到信息、數據“共享化”,供排水生產、服務、運營“精細化”,業務流程、管理“協作化”,決策、管控“智慧化”的目的。
“接下來,大竹縣將繼續以大調水、大水網、大供水、大灌區、大平臺‘五大工程’為抓手,制定‘生命之水’高質量配置實施方案,抓實10項重點工作,確保‘生命之水’高質量配置各項目標任務有序推進。”大竹縣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徐香杰表示。(來源:大竹縣委宣傳部 農民日報)
猜你喜歡
- 幸福“5.20” | 四川宣漢10對靚男倩女舉行集體婚禮
- 評論() | 分享05月21號 11:39
- 省招考委督查組到達州中學督導普通高考備考工作
- 評論() | 分享05月21號 11:38
- 渠縣人民醫院團委組織開展“萬名醫護走基層”義診活動
- 評論() | 分享05月21號 11:37
- 達川區渡市鎮鐵山南中心學校廣泛開展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月活動
- 評論() | 分享05月21號 11:33
- 讓世界看見巴文化 2024海峽兩岸巴蜀文化藝術季看見巴文化采風行走
- 評論() | 分享05月21號 11:32
- 達川區逸夫小學語文骨干教師“成渝學”走進重慶蜀都小學
- 評論() | 分享05月21號 11:29
- 達州市:“1234”工作舉措構筑森林防滅火銅墻鐵壁
- 評論() | 分享05月21號 11:27
- 渠縣中學黨員教師張紅梅榮獲渠縣中小學校2024年黨員賽黨課決賽一
- 評論() | 分享05月21號 11:25
- 龍舟賽開賽在即!比賽航道提前一睹為快
- 評論() | 分享05月21號 11:24
- 渠縣渠江特大橋:全面進入主塔主梁施工階段
- 評論() | 分享05月21號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