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資訊|財經|時尚|藝術|娛樂|教育|站內導航
    達州

    新浪四川>達州 >正文

    通川:因地制宜、創新舉措,跑出集體經濟發展“加速度”!

    2024年01月23日 12:02 新浪四川城事 

      鞏固和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共同富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近年來,通川區將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以增加村級集體收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持續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奮力繪就鄉村振興大美畫卷。

    美麗鄉村(王胤 攝)美麗鄉村(王胤 攝)

      一碗米豆腐磨出致富味道

      大米與草木灰的交融,成就了獨一無二的巴山“美味”—碑廟米豆腐,獨特原料與非遺手工技藝的結合,造就了碑廟米豆腐鮮嫩爽口的特點,倍受食客的青睞。其中,碑廟米豆腐傳統制作技藝要數石筍村更為地道。

    碑廟“米豆腐”精美壁畫碑廟“米豆腐”精美壁畫

      依托悠久的制作工藝歷史,迎合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契機,在村黨委的帶領下,石筍村依靠“盤活資源、靠山吃山、多元化發展”的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大力發展米豆腐產業,讓這項非遺傳承技藝成為助農增收、推動鄉村振興的富民產業。一頭連著村民群眾的“錢袋子”,一頭連著鄉村振興,米豆腐成為石筍村日益閃耀的金字招牌。

    剛出鍋的米豆腐剛出鍋的米豆腐

      走進碑廟鎮石筍村的米豆腐加工廠,幾名工人正忙個不停,泡米、淘米、磨漿、打熟芡成型……定型完成的米豆腐整整齊齊放在桌上,霧靄繚繞間散發出濃濃香氣。

      “米豆腐是我們的特色美食,每逢佳節,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都會有米豆腐,也是饋贈親朋的絕佳選擇?!笔际潜畯R米豆腐傳統制作技藝第四代傳承人,已經有很多年制作米豆腐的經驗,手藝十分精湛,她表示,如今村黨委整合資源,建設專業化米豆腐生產車間,實現了規模化生產,米豆腐走上了產業化發展道路,一碗米豆腐成為了石筍村增收致富道路上的“新引擎”。

    石正芳正在制作米豆腐石正芳正在制作米豆腐

      如今,碑廟鎮石筍村黨支部以產業為本振發展之翼,圍繞石筍村省級非遺米豆腐,探索形成以“黨建引領、非遺領銜、自主經營、資金入股”的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該模式通過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多管齊下破解村民致富瓶頸、帶動產業共同振興,米豆腐每月均產量達到2萬多個,年產值達80余萬元。

      一條新路子激發集體經濟新活力

      魚菜共生作為一種新型的復合耕作體系,旨在通過巧妙的生態設計,將水產養殖與水耕栽培相結合,達到科學的協同共生,最終實現養魚不換水而無水質憂患,種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長的生態共生效應。

    “魚菜共生”項目“魚菜共生”項目

      磐石鎮金龍村按照“支部引領、能人帶動、共促發展”的工作思路,通過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制定集體經濟章程、制度等,積極探索“集體經濟組織+公司+農戶產業”的發展模式,盤活村集體閑置資源,規模發展魚菜共生、露營、山地越野等項目,通過優勢互補、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形成集體能增收、群眾得實惠、多方共贏的良好局面,輻射帶動村集體和村民共同增收致富。2022年村集體實現收益11.39萬元,帶動當地群眾就業增收50余萬元,進一步增強了村集體經濟發展活力。

      “看著現在一天天的變化,真的太期待了,現在在家門口就可以增加收入,我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期待?!迸褪偨瘕埓宕迕窀吣骋荒樸裤降卣f道。

    山地越野項目山地越野項目

      “我們通過盤活閑置資產、培優產業項目,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下一步,將依托資源優勢,在推進農旅融合,增強集體經濟發展后勁等方面持續發力,多措并舉增加村集體收入,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用村集體經濟反哺群眾,真真切切讓群眾得實惠。”磐石鎮金龍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中博表示。

    磐石鎮金龍村磐石鎮金龍村

      近年來,通川區以深化農業農村改革為抓手,按照積極穩妥、因地制宜、加強管理、示范帶動的思路,強化保障、扎實工作、創新實踐,切實增強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促進集體經濟發展,不斷助力鄉村振興邁入“快車道”。截至目前,全區129個村集體經濟收入近900萬元。接下來,通川區將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優勢,創新探索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廣泛調動群眾參與、高效整合各方資源,推動通川區村集體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來源:通川區委宣傳部)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