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資訊|財經|時尚|藝術|娛樂|教育|站內導航
    達州

    新浪四川>達州 >正文

    宣漢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融媒體中心融合發展凸顯“1+1>2”蝶變效應

    2023年10月10日 13:16 新浪四川城事 

      “我們接到龍泉土家族鄉坪溪社區群眾在宣漢融媒客戶端上的點單,根據群眾需求,立馬組織薅草鑼鼓志愿服務宣講隊進行宣講服務……”宣漢縣龍泉土家族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志愿者黃集光說,他們把禁毒、防詐騙等安全知識融入薅草鑼鼓唱詞,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展開宣講,讓大家增強安全防范意識。

      幾年來,宣漢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謀劃、統籌建設、統籌運營縣融媒體中心和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推動“兩個中心”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強筋壯骨、提質增效,將線上與線下有效融通,搭建志愿服務便捷渠道,合力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領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米”,凸顯 “1+1>2”的蝶變效應。

    召開新時代文明實踐現場推進會召開新時代文明實踐現場推進會

      “兩心”融合 搭建志愿服務“新渠道”

      走進宣漢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兩心之融”調度指揮中心,打開數據大屏,映入眼簾的是“文明實踐地圖”,精心設置了人才庫、信息庫、項目庫及所(站)數量、志愿者人數、志愿服務總量和視頻會議、活動直播、點贊臺等版塊,功能齊全,實現一體化傳播思想、一體化調度工作、一體化服務群眾。

      幾年來,宣漢縣按照線上線下“協調運行,集約高效”原則,積極推進“兩個中心”融合發展,充分利用縣融媒體中心技術平臺,搭建調度、管理、監測、評議系統,重點打造線上指揮部,搭建數據庫,完善信息庫,拓展客戶端功能,實現一站式調度管理,調度管理更高效,志愿服務更精準。

      該縣依托“宣漢融媒”客戶端啟動一體化建設,建成“兩個中心”融合發展調度指揮部,通過系統自動配單、閉環運行狀態,動態分析匯總各類需求變化,實時指揮調度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以“人才”為核心,整合“兩個中心”用戶體系和隊伍體系,組建專業、特色志愿服務隊伍,與全國志愿服務信息平臺互聯互通,建設上接天線、下聯所站的志愿服務“人才庫”;以“需求”為前提,設置“志愿服務活動項目”版塊,按照“理論宣講、文化文藝、助學支教、醫療衛生、體育健身、科學普及、法律服務、生態環保、文明創建、扶危幫困、其他”11 個類別,分類歸集志愿服務活動,按照“招募中”“待開始”“進行中”“已結束”四種狀態分類展示志愿服務項目,實現志愿服務活動精細化管理;探索建立“一上一下”信息共享機制,將文字信息、圖片、視頻等資料及時分享至“互動區”和“信息庫”。

      “通過‘兩心’融合發展,搭建志愿服務“新渠道”,實現了重要指令‘一鍵送達’、志愿服務‘精準跟蹤’、活動情況‘及時掌握’……”宣漢縣委宣傳部常委副部長鄭戰軍胸有成竹地說。

    薅草鑼鼓志愿服務宣講隊開展宣講服務薅草鑼鼓志愿服務宣講隊開展宣講服務

      “雙向”互動 激發志愿服務“新效能”

      暑假期間,宣漢縣天生鎮仙橋社區接到居民劉國碧的“點單”需求——請多關心社區留守兒童?該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接單后,精心招募大學生志愿者,熱心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愛心輔導暑假作業”志愿服務活動,免費為社區留守兒童輔導作業,點亮留守孩子暑假生活。

      哪里有需要,志愿者就出現在哪里。幾年來,宣漢縣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作用,積極動員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爭當志愿者,按照“行業對口、就便分配”原則,將志愿服務與群眾需求精準對接,深入田間地頭、企業學校,用實際行動踐行“余時能幫、遇事即幫、預事就幫”的宣漢志愿服務理念,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

      該縣創新“五單管理”打造“服務終端”,讓志愿服務“便捷化”。“點單”,群眾可通過撥打電話“有聲”點單、登錄“宣漢融媒”APP“無聲”點單、前往就便文明實踐所(站)“現場”點單三種方式預約“點單”服務;“接單”,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按照“行業對口、就便分配”原則將群眾點單精準推送至符合條件的志愿者予以“接單”;“派單”,設置群眾點單“亮燈提醒”機制,平臺對超過1小時未接的單“黃燈”提醒,超過2小時未接的單“紅燈”提醒,對超過3小時未接的單,由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進行人工“派單”并督促完成;“曬單”,志愿者開展活動后,及時發布現場信息進行“曬單”并點擊“完成”;“評單”,群眾對志愿服務進行滿意度“評單”,超過72小時未“評單”的,系統自動生成“五星好評”。

      “從群眾點單、平臺接單,到提醒派單,只需要在手機上點幾下屏幕就能完成。志愿活動開展后,我們還會在平臺上進行曬單,讓群眾根據滿意度進行評單,這一套完善的‘雙向’互動運行機制,大大方便了我們開展志愿活動!”宣漢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向川說,目前,該縣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1643支,注冊志愿者20.8萬人。

    志愿者接單,開展助農搶收活動志愿者接單,開展助農搶收活動

      “心心”相印 共享志愿服務“新成果”

      “一噠噠、二噠噠……來,跟著姐姐再跳一次。”宣漢縣開展“我們都能文能舞”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活動進校園,縣文化文藝志愿服務隊來到漆樹土家族鄉中心校,為學生們送去了一道豐盛的精神大餐……

      “群眾在哪里,我們的文明實踐活動就延伸到哪里。”宣漢縣突出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凝心聚力、成風化人的作用,精心打造“小蜜蜂”送理到萬家、文明實踐“來一播”、鄉村文明新視聽、我有好消息告訴你、我想有個好口碑、我們都能文能舞等“十大”志愿服務品牌,融入基層治理,擴展文明實踐空間,讓新時代文明實踐成為群眾身邊永續不竭的精神文明“加油站”。

      幾年來,宣漢縣依托全縣46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營造“有困難找志愿者,有時間做志愿者”的良好氛圍,帶動全民共同參與志愿服務活動,涌現一大批志愿服務隊,推動文明實踐在基層生根發芽、遍地開花,提高群眾思想素質,破除陳規陋矩,形成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的新風正氣。

      中秋佳節來臨之際,天生鎮仙橋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精心組織志愿者表演了精彩文藝節目,讓社區留守老人度過了一個歡聲笑語的節日。“孩子們都外出打工,平時都是一個人過節,沒想到這個中秋還有那么多人陪伴,心里暖暖的……”仙橋社區二組村民蔣友珍萬分感嘆。

      “群眾既是服務對象,也是志愿服務的參與者。只有讓群眾、干部、志愿者互動互融,‘心心’相印,才能形成小事難事不出村、急事大事不出鎮的閉合回路,鑄精神文明之魂,揚時代文明新風。”宣漢縣天生鎮黨委副書記張英說。

      目前,宣漢縣已經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4萬余場次,惠及群眾約30萬人。(來源:宣漢縣委宣傳部 張 平 漆楚良 彭小懿)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