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藏于四川博物院的水陸攻戰紋銅壺,誕生于戰國時期,是1965年在成都市百花潭中學基建工地出土的。在《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中,水陸攻戰紋銅壺是25件“受采訪”國寶中的一員,他的亮相將為全國觀眾展現巴蜀圖語的神奇。

  這是一件古人盛酒漿的器皿,銅壺上的圖像采用“嵌錯”制作工藝,其嵌錯精致、工藝高超、內容豐富、結構嚴謹。銅壺身上有三圈紋飾,將壺身分為了四層,反映了中國戰國時代社會生活的許多側面,為戰國時代戰爭形式提供了可靠的形象資料。這在藝術發展史上是一個飛躍,這一類的青銅裝飾圖畫對漢代的畫像石、畫像磚都有著直接的影響。

戰國水陸攻戰紋銅壺(現藏于四川博物院)戰國水陸攻戰紋銅壺(現藏于四川博物院)

  據四川博物院發布的介紹,這件水陸攻戰紋銅壺,器身之上除了鐫刻的繁復而精致的花紋之外,還有神秘難解的“巴蜀符號”。巴蜀圖語,在中華民族文字起源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典型的巴蜀圖語是虎紋、手心紋和花蒂紋等等,由于其形狀非常象裝飾性的符號,目前主流觀點認為這是巴蜀古族用來記錄語言的工具、族徽、圖騰或宗教符號,是一種象形文字,是巴蜀文字的雛形。由于目前完全沒有被破解,因而巴蜀圖語充滿著神秘。它的解讀將對了解神秘的古巴蜀王國文化起到決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