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紙本真言
凸顯數百年前印刷水平
為了更全面地展示進入新世紀以來成都考古的重大成果,“考古成都”策展團隊選取了大量最新發掘成果,以及從未與觀眾見面的珍貴文物。例如,唐代佛教紙本真言,就堪稱“國寶級”的文物。
斯坦因曾盜走類似經咒
2017年,這件紙本真言出土于成都市群眾路唐宋墓地,出土時被疊裝在墓主人左手臂佩戴的臂釧內,其上用梵文和漢文書寫真言咒語。紙本真言細看有金箔貼附其上。漢文隱約可見“佛眼真言”“智炬如來”等字樣。
別看小小的紙本真言在偌大的展廳里顯得不起眼,與它同類型的文物在國內只有十余件,上一次在四川出現已是70多年前了,是件名副其實的國寶級文物。雖然這件紙本真言才出土不久,相關研究還在進行之中,但我們依然可以從其他類似的文物中尋覓一絲蹤跡。
1944年,四川大學修筑校內道路時曾發現過一批唐宋墓葬,在其中一座唐墓中出土有印本陀羅尼經咒,出土時卷裝在骨架臂上的銀鐲之內。此外,在西安也出土過類似的經咒。
值得一提的是,臭名昭著的斯坦因,在敦煌千佛洞竊走文物中有類似的一張經咒,時代為宋太平興國五年(公元980年)六月二十五日,題為“大隨求陀羅尼”。這件雕板印制的陀羅尼經咒,后來發表在斯坦因所著《西域考古圖記》一書中。
學者們對此前出土的經咒研究發現,這類真言一般是由密教圖像與梵文或漢文的經咒組合而成,放置在信徒佩戴的臂釧或所附的銀盒、銅盒中,作用與當代人佩戴佛珠、佛像類似。
唐代就有專職雕版印刷
透過為數不多的紙本真言,我們不僅可以了解唐代人的宗教信仰,也得以了解數百年前工匠的工藝水平之高。
有趣的是,這其中有些真言是雕版印刷而成。不僅如此,有的還刻有印刷工匠的名稱,例如有一份真言上赫然寫著“王文沼雕板”的字樣。這再一次證明,我國早在唐代就已發明并廣泛使用雕版印刷術,并有專職的雕刻工匠了。
唐代密教信仰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各種真言咒語的流行,無論是顯教還是密教,無論僧俗,可以說是“全民念咒”了。隨著佛教的不斷“中國化”,修行的方式也趨于簡單,隨身佩戴真言便是其中的一種。但一直不變的,還是信徒的那份虔誠信仰。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金沙遺址博物館胡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