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雅安

    新浪四川>雅安 >正文

    石棉縣多舉措加快建設高品質宜居縣城

    2021年07月15日 11:40 新浪四川城事 
    美麗的石棉縣城一隅 高劍 攝美麗的石棉縣城一隅 高劍 攝

      新建的城北應急避難廣場上,居民們趁陽光正好放著紙鳶;改造后的長征苑小區內,泊車位內車輛停放井然有序;許多小區重新進行了美化、綠化,居民或到健身器械上鍛煉,或坐在樹蔭下閑聊,小區成為居民新的休閑娛樂場所;每當夜幕降臨,層次分明、動靜結合、錯落有致的“兩河三岸四山”夜間景觀,則“點亮”了石棉的夜晚……

    石棉夜景 高劍 攝石棉夜景 高劍 攝

      近日,走進石棉縣城,坐落于大渡河畔的石棉縣生機勃勃,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幸福美好的生活畫卷,整個城市也充滿著活力。近年來,石棉縣堅持“一盤棋”思想,科學規劃引領城市精準發展。以“讓石棉人愛上石棉城”為目標,結合多區疊加的縣情實際,突出錯位發展、特色發展,充分整合城區現有業態,全力打造城西政務文化發展區、城東金融商貿服務區、城北康養發展區、廣元堡文旅融合發展區、巖子醫療康養服務區、向陽教育服務區、向陽物流園區和安順場紅色旅游城市副中心8大功能區,形成“8區聯動,整體推進”的城市建設新格局,加快提升城市品質,不斷拓展城市發展空間。

      發展定位進一步明確、城市功能不斷完善、人居環境不斷提升,生活在棉城大地上的居民,真切感受著城市的發展變化,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

      補齊短板  城市功能品質穩步提升

      污水橫流、管道老化、院壩雜亂……群眾生活極為不便,這是以往石棉縣城老舊小區存在的現象,而今年19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的實施,則讓群眾為之點贊。

      “改造后的小區環境比以前好多了,下雨天再也不用擔心小區排水不暢,綠化后居住環境也越來越舒適。”提到改造完成的長征苑小區,居民張瓊芬說。

      2020年10月底,石棉縣為了實現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正式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力爭在6年內,完成城市建成區內建成時間較長、使用功能不完善、配套設施不全、群眾改造意愿強的2840個老舊小區改造目標。目前,已完成6個老舊小區改造升級。

     民之所愿,施政所向。

      如今,一個個老舊小區煥然一新,一批批高顏值的“新”小區應運而生,居民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也不斷提高。而這些,無不體現著石棉縣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執行力和魄力。

      為滿足廣大群眾剛性需求和改善住房環境需求,石棉縣投資11.1億元,新開發5個房地產項目。同時,注重群眾生活質量提升,持續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投入資金7700萬元,升級改造縣圖書館,建成集體育活動、文化演繹于一體的全民健身中心,按照一月一活動統籌開展文化惠民活動,成功舉辦《閃閃的紅星》音樂劇、“安順場杯”青年男女籃球邀請賽等文化體育活動。

      無獨有偶。為加快舊城改造步伐,補齊城市基礎設施短板,石棉縣實施了一系列推動城市功能品質穩步提升的有效舉措:通過實施公園城市建設行動,石棉縣以景區建設標準建設公園城市,實施城區綠化景觀提升工程15個,改造和新增公共綠化面積15萬平方米,城區綠地率達35.0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04平方米,形成“一街一景、四季有花”的城市園藝景觀。以點亮石棉為目標,全面完成7座橋梁、92棟高層、30個重要節點、7個廣場的夜景亮化工程,形成“兩河三岸四山”層次分明、動靜結合、錯落有致的夜間景觀。

      依托石棉燒烤、溫泉等特色品牌,豐富消費業態,提升夜間消費活力;通過實施城市承載力提升行動,石棉縣搶抓災后重建機遇,完成世行貸款等城鎮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新建城北應急避難廣場、石兒山公園等活動場所10個,新增廣場面積8.9萬平方米。強化民生保障,完成婦女兒童醫院、疾控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有序推進中醫院遷建、向陽教育園區項目,順利完成汽車站搬遷,實現教育、醫療、客運等公共服務設施向新區轉移。持續加強城鄉生活垃圾、污水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中心城區污水處理率達98.8%,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如今,伴隨著城市硬件基礎設施的逐步提升,行走在石棉縣城的街巷間,處處都已呈現出新氣象。

      注重管理  城市管護水平提質增效

      石棉縣既注重城市功能品質的提升,又緊盯城市細節處,積極推動“繡花式”管理,實現城市管護水平提質增效。

      石棉縣在發展中不斷總結城市管理經驗,依據疫情防控以來的基層治理經驗,探索出以居民小區為基本單元,實施小區治理“細胞歸巢”行動,推動黨員干部、公職人員回歸到居住小區,參與和帶動小區治理取得實效。

      “根據各社區小區、樓院、樓棟分布情況,按照‘方便小區自治’和‘區域相對獨立’原則,合理劃分獨立小區或網格小區,推動黨建、綜治、城管等網格多網融合。”石棉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如今該縣成立了小區“綜合黨支部”141個、自治委(業委會)183個、監委會32個,構建起小區黨支部領導下的“1+3+N”小區內部治理體系。深入開展“雙報到”活動,組織全縣104家機關單位,1800余名在職黨員、2100余名公職人員按居住地到小區報到,參與社區治理。

      不僅如此,石棉縣還在創新城市管理上下功夫,按照“70%的問題用服務方式解決,20%的問題用管理方式解決,10%的問題用執法方式解決”的工作思路,推行城市管理“721”三步工作法,推進城市管理入深入細。進一步完善城市管理工作流程、管理標準和考核體系,引入第三方公司開展環境衛生和園林管護,分離管護主體和監管主體,推進城市管理精細化、專業化。建立部門聯動監管機制,持續加大城區違建查拆、“五亂”治理、戶外廣告設置審批監管等,提升市政設施管護水平。

      同時,以“全國衛生縣城”“四川省文明城市示范城市”等創建活動為載體,深入開展“和諧大院”“宜居大院”評選活動,對評選出的先進典型給予獎勵。并在基礎設施改造、居民文體活動開展上給予扶持,激發群眾參與和支持城市管理的熱情。截至目前,石棉縣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已連續9年排名全市第一。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一直以來,石棉縣堅持用人民群眾的滿意度,來衡量城市建設工作的成效。從而讓群眾能享受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生活環境、更高水平的醫療保障。

      面對未來,石棉縣以將縣城打造成最美高速線上的最美縣城、將石棉縣建設成雅西線上的一顆明珠為目標,并以爭創天府旅游名縣和四川省生態園林縣城為抓手,聚焦聚力城市經濟、城市品位、城市管理和特色街區打造,持續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努力將石棉縣城打造成時尚之城、活力之城、魅力之城。(石棉縣委宣傳部)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