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區:扎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2020年底,脫貧攻堅任務已經全面收官,從2021年起,同步進入全面實施“十四五”規劃和遠景目標規劃的新時期,脫貧工作已經轉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新階段,開啟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征程。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之基,為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充分發揮農業產業扶貧基礎性支撐作用,今年以來,雨城區持續開展了產業扶貧各項工作。

調整產業結構 加強后續管理
全區38個貧困村依靠產業發展脫貧人員為主要對象,輻射貧困村農業產業大戶和種養殖農戶,重點圍繞茶葉、獼猴桃、畜禽養殖、蜜蜂養殖、蔬菜生產等內容,大力開展集中培訓技術服務,提升產業效益,確保廣大農民群眾長期、穩定、持續增收。今年以來,圍繞春耕備耕、果樹冬管等工作,全區農技員、專家服務團深入貧困村、貧困戶開展技術指導等工作,充分利用送科技下鄉等活動,普及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指導廣大農民群眾解決農業生產疑難問題,做到“技術人員到戶、科技成果到田、技術要領到人”,實現“藏糧于技”。一季度以來,科技人員進村入戶500余人次,開展各類技術培訓指導20余場次,培訓農戶800余人,印發培訓資料5000余份。

推動村集體經濟 持續壯大發展
按照“一村一項目”“一鎮一示范”“一線一品牌”的發展思路,到2021年底,全區所有建制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3萬元。全面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建立健全“三資”管理臺賬,強化“三資”監管。盤活各類扶貧項目形成的歸村集體所有的經營性資產,受委托持有、管護和經營的國有扶貧資產,通過入股、租賃、合作等方式,開展經營活動。積極爭取中省財政扶持村級集體經濟資金1100萬元,用于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其中惠及3個已退出貧困村。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積極探索建立集體經濟運行新機制,培育壯大已退出村集體經濟。村級建制調整后,已完成65個村登記賦碼。

提升人居環境 推進示范建設
今年以來,雨城區圍繞“美麗雨城·宜居鄉村”建設,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施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新改建。按照“政府引導、農民主體”的要求,堅持“因地制宜、因村實策、城邊接管、就近聯建、鼓勵獨建、資源利用”的原則,以“群眾接受、經濟適用、維護方便、不污染公共水體”為目標,計劃實施14個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示范村建設,新改建農村戶廁1110戶,示范村無害化普及率達90%以上,糞污得到有效處理。
開展資產清理 提高資產效益
為進一步強化扶貧資產的后續管理,雨城區下發了《關于開展貧困村農業產業扶持基金扶貧資產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相關鎮(街道)逐個項目核實扶貧資產形成情況,嚴格按照《雨城區貧困村產業扶持基金使用管理實施細則(修訂版)》規定的程序完善相關手續,確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對以村集體經濟組織為實施主體的項目,要求切實發揮村集體經濟組織監事會的監督作用,對項目實施全過程進行監督,確保項目實施成效,并加強產業扶持基金項目后續管護,防范扶貧資產閑置、流失等現象的發生,保障扶貧資產所有者和經營者權益,提高扶貧資產效益。

加快項目入庫 促進產業發展
今年在全區38個貧困村計劃實施農業行業脫貧攻堅項目80個,其中產業發展項目9個、基礎設施70、其他項目1個,計劃投入資金4432萬元。按照脫貧攻堅項目建庫程序和審查要求,召開審查專題會議,對各鎮(街道)提交的農業行業脫貧攻堅項目進行了逐一梳理審查,目前,部分項目正在有序推進,雨城區加強項目監管,確保項目保質保量實施完工。(雨城區委宣傳部 供稿)
猜你喜歡
- 寶興縣用好紅色資源抓好黨史學習教育
- 評論() | 分享04月20號 15:33
- 雅安市檢察院:以“六個再加力”推進查糾整改環節督導工作
- 評論() | 分享04月19號 15:57
- 觀紅色電影 憶光輝歷程 ——雨城區市場監管局召開黨史教育集中學
- 評論() | 分享04月19號 15:56
- “世界的牛背山·中國的黑砂城”滎經邀你“森”呼吸
- 評論() | 分享04月19號 15:54
- 李酌強調 堅持以重大項目為引擎 加快建設活力魅力雅安
- 評論() | 分享04月19號 15:50
- 雅安經開區召開電力保障專題座談會
- 評論() | 分享04月15號 16:18
- 李酌在雨城區調研時強調 強化大局意識 彰顯主干擔當 帶頭跑出高質
- 評論() | 分享04月15號 16:17
- 拉薩雅安兩市人大工作交流座談會舉行
- 評論() | 分享04月15號 16:13
- 厚植綠色本底 加速推進綠美雨城建設
- 評論() | 分享04月14號 17:24
- 寶興:“五老”藏漢“雙語”齊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接地氣入人心
- 評論() | 分享04月14號 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