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雅安

    新浪四川>雅安 >正文

    雨城區:探索新模式 織密未成年人保護“四張網”

    2021年11月18日 15:21 新浪四川城事 

      未成年人是家庭的希望、國家的未來,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2021年,雨城區民政局突出制度措施“精準化”,積極探索“政府牽頭、部門協作、社會參與、家庭盡責”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模式,全方位織密未成年人“保護網”。

      政府主導 健全“工作協同網”

      上下聯動,區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區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擔任,未保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雨城區民政局,全面統籌協調全區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部門聯動,區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28家,牢固樹立未成年人保護“一盤棋”思想,既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又密切配合、團結協作。在寒暑假期間,聯合公安、檢察等執法部門開展未成年人進出娛樂場所集中整治行動。司法保障,聯合雨城區檢察院構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行政與司法“雙引擎”工作機制,設立“雨城區未成年人保護聯合辦公室”“‘未雨情’派駐區民政局工作室”,雨城區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正式進入“檢察+民政”雙引擎時代。

      分類施策 織密“兜底保障網”

      調查摸底,建立動態管理機制。指導各鎮街全面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摸底排查,不斷完善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信息管理臺賬,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困境兒童納入特困供養、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政策保障范圍。全面落實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委托監護責任制度,確保每一個未成年人都有監護責任人,累計簽訂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委托監護責任確認書》560份,切實兜住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底線。深化實施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合力監護、相伴成長”關愛保護行動。采取“共案+個案”“分散+集中”的方式,開展巡察巡訪、救助幫扶等五個方面的關愛保護服務,協調建設碧峰峽鎮名揚村、東城街道水中社區等4個村(社區)關愛示范點。截至目前,開展巡察巡訪3000余人次,開展各種關愛活動34次,個案保護7例,全面提升救助保護效果。

      社會參與 共筑“社會關愛網”

      積極探索政府購買服務,引入專業社會組織開展系列關愛保障活動。指導社會組織通過入戶走訪、問卷調查、統計匯總等形式,科學分析全區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分布、數量、類型等基本信息,實現一人一檔數字化、系統化管理。強化宣傳,引導社會參與。整合12345未成年人保護熱線,通過微信公眾等多種渠道向社會公布,持續開展《未成年人保護法》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系列活動,累計發放宣傳資料6000余份,強化全社會保護兒童權益意識,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護能力,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濃厚氛圍。聯合四川農業大學志愿者、黨員志愿服務隊、青年公益服務中心等社會組織在水中社區、名場村等村(社區)開展了安全教育、禁毒教育、心理健康輔導等志愿服務行動,及時幫助農村留守和困境兒童解決生活和學習上遇到的突出困難和問題。 

      培訓指導 強化“家庭守護網”

      “分層級、多樣化、可操作、全覆蓋”指導社會組織對接聯系四川農業大學、雅安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老師,對全區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進行業務培訓,重點培訓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家庭教育和關愛政策、法規,突出基層兒童工作人員強化家庭監護主體責任、家庭走訪、信息更新、強制報告等重點內容,截至目前,共舉辦培訓班12期,培訓500余人次,基層兒童工作隊伍素質不斷提高,有效打通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關愛服務“最后一公里”。

      (來源:雨城區民政局)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