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進入第四季度,四川進入“沖刺”時間。重大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擴大有效投資的有效抓手。遍布全省的重大項目,正在如何全力以赴地推進?
從今日起,四川日報全媒體推出“沖刺四季度·加油進度條” 系列報道,聚焦各地拼經濟搞建設,跑出“加速度”、拼出“新業績”的生動場景。敬請關注。
四川在線記者 王眉靈/文 黃瀟/攝
10月8日,國慶大假后上班第一天。在成都市青白江區,成渝中線高鐵項目唯一的盾構隧道管片預制廠內,吊機“嘀嘀”聲、焊接“呲呲”聲此起彼伏,預制好的管片層疊堆放,一片忙碌的生產景象。
“我們國慶假期也沒休息?!避囬g內,中鐵十一局成渝中線青白江管片廠總工程師蒙文強正在看現場。按照計劃,管片廠今年底要完成1400環管片的生產,國慶假期已突破1000環,項目部把剩余計劃分解到了每一天,掛圖施工,全力以赴抓生產、趕進度。這里生產出來的管片,正源源不斷送往成渝中線高鐵建設現場。

成渝中線管片廠遠眺。
全力拼
2條產線全力開動,每天生產6環至8環
這里生產的管片,用于成渝中線高鐵蜀安隧道建設,10塊弧形管片拼接成一個圓形,為“1環”,每一環的每個管片都有細微差別。
走進寬敞的管片廠生產車間,兩條生產線正齊齊開動。

忙碌的鋼筋生產加工區。
右側,是鋼筋智能加工焊接生產線。鋼筋籠是管片的“骨架”,從單個鋼筋到成型的整塊鋼筋籠,需要經歷鋼筋剪切、彎弧、安裝、焊接等工序。在這條智能生產線上,很多工序都交給了機器進行智能化處理,每臺機器前,都有一名產業工人在負責,設置參數、啟動按鈕,產出不同規格、不同制式的鋼筋或鋼筋籠。
半成品區,10余個臺位,各放置著一個綁扎完成的鋼筋籠,工人正在焊接,藍色光焰此起彼伏?!昂附庸ば蛑饕侨斯硗瓿??!泵晌膹娬f,管片廠的生產線已經全力開動,每天能生產6環至8環,需要60至80個鋼筋籠,為滿足生產所需,每個臺位配置了2名焊接工人。
空中,一架龍門吊移到臺位前,把焊接完成的鋼筋籠夾起,轉移到成品區。另一架龍門吊則來到成品區,把一塊鋼筋籠夾起,轉移到位于車間左側的管片生產區。
管片生產也在自動化的生產線上進行。橢圓形的軌道線上,數輛模具小車依次排隊,進入不同的工序。一輛模具小車剛完成清理,又“鋪”上了吊過來的鋼筋籠,來到自動灌注機前,接受混凝土澆筑,一塊管片的雛形顯現;經自動抹面、覆膜后,小車馱著管片進入蒸窯;沒多久,另一輛模具小車駛出,馱著一塊剛完成蒸養的管片,來到脫模區,龍門吊將完全成型的管片夾出,轉移到緩存區;小車又繼續往前,經工人清理后,又開始鋪鋼筋籠,進入下一個循環……
“我們這是流水線的生產,機器開動后就不停歇?!鄙a車間2樓的智能管控中心,中控人員白皓說,他面前的電腦屏幕上,顯示著管片生產線的14個工位,可以看到,整個生產流程全部自動化、機械化操控,工人只進行輔助和必要的人工操作。 模具小車以10車為一組進行流水線作業,平均五六分鐘,就能完成一塊管片的預制,進入蒸養工序。

成渝中線管片廠遠眺。
提前謀
為入冬保暖做準備,轉運一線有計劃
“我們一共要生產4912環,每天完成了多少、剩余多少,都有統計?!敝需F十一局青白江管片廠專職副書記程淵展示了一份進度表,每天的“剩余XXX環”數據都在減少。讓記者好奇的是,每天的生產量都有區別,有時6環、有時7環、有時8環。
同樣在流水線上生產,為啥會有差別?“溫度的影響很大?!背虦Y說,管片在蒸養后基本定型,蒸養溫度有50攝氏度,“出籠”后需存放降溫,溫差必須控制在20攝氏度內。這段時間,氣溫驟降,為了保證生產質量,管片蒸養時間存在一定差異,因此生產數量有差異。

生產車間內緩存的管片。
管片緩存區同樣位于生產車間。在這一區域,幾名工人沿著外圍的黃線,正在搭建鋼架,不時校正長度和高度。原來,生產車間兩面通風,溫度難以維持,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冬天,項目部決定做一個圍擋,讓緩存區的溫度不至于太低,適合蒸養后存放。
緩存區和管片生產區差不多大小,但已經沒有多少剩余空間,管片以每10塊、1環為一組,豎立在鋪于地面的木條上。管片是弧形的,形似瓦片,個個有2米高、20厘米厚,走近了,還能感受到些微暖意。大部分管片顏色灰白,是已經存放了一段時間,而剛放置的管片顏色更深,還帶著一些濕度。
這個區域,最忙碌的是龍門吊和在地面配合吊裝的工人。每隔幾分鐘,就有一塊管片從生產區吊至緩存區,或者從緩存區吊至轉運區。
跟著一塊轉運區的管片行進,來到位于室外的存放區,仿佛來到了管片的海洋,一組組管片豎立著,一層層疊放,整齊有序。水養池旁的通道,卻橫放著幾塊管片?!斑@是準備轉運的?!泵晌膹娊榻B,成渝中線高鐵蜀安隧道正在建設中,預制完成的管片,就要轉運到建設一線去。
轉運也有計劃。存放區容量有限,因此,管片廠的生產緊跟建設一線的計劃走,前一天剛剛轉運了6環。按照計劃,今年底生產管片要達到1400環,預計2025年底完成全部的4912環管片生產任務。